本報訊(記者 劉洋)本市人均期望壽命進一步增高,中小學中的小胖子更多了,去年北京15歲以上的“煙民”每天抽煙超過14支。昨天,市衛(wèi)計委發(fā)布2014年《北京市衛(wèi)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簡稱健康白皮書)。與往年相比,2014年度健康白皮書首次新增16個區(qū)縣戶籍居民期望壽命的數(shù)據、吸煙情況的調查結果、肥胖兒童慢性病風險評估數(shù)據、控煙等與居民健康密切相關的內容。
“煙民”每月花160元買煙
數(shù)據顯示,2014年北京市15歲以上居民平均每月購買卷煙的費用為159.5元。其中城市男性每月花費在購買卷煙上的費用最高,為179.3元。同時,每天吸卷煙者,平均每天吸煙14.6支,其中男性平均每天吸14.7支,女性平均每天吸12.2支。從二手煙暴露上看,北京市公共場所中,酒吧和夜總會二手煙暴露率最高,其次為餐館、家庭、工作場所。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學校的二手煙暴露率達到了32.8%,位列第五。
盡管如此,按照2014年全市開展的北京市居民慢性疾病及相關危險因素調查結果顯示,我市18—79歲常住居民吸煙率為28.6%,比2011年下降2.7%。這也說明,經過多年的全民健康促進開展,市民的生活習慣正在改變,健康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同時,飲酒率為31.2%,比2011年下降33.3%;體力活動不足率為26.0%,比2011年降低18.0%。這些都說明,北京市居民正在逐漸遠離吸煙、過量飲酒、不運動的不良生活方式。
戶籍居民人口負擔正在加重
數(shù)據顯示,2014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為2151.6萬人,比2013年增加36.8萬人,增長率為1.7%,人口數(shù)量進一步增大。2014年北京市戶籍居民期望壽命為81.81歲,比2013年上升0.3歲,處于緩慢增長期,其中男性79.73歲,女性83.96歲,女性高于男性4.23歲。同時,今年白皮書首次公布了16區(qū)縣戶籍居民期望壽命情況。其中,東城區(qū)和西城區(qū)居民的期望壽命最高,都超過了84歲。
專家介紹,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qū),東西城人口期望壽命與香港、日本東京水平相近。而朝陽區(qū)、海淀區(qū)、豐臺區(qū)、石景山區(qū)屬于城市功能拓展區(qū),期望壽命與某些發(fā)達國家如瑞士、法國、意大利等相近。
同時,本市老齡人口的比例進一步加大。2014年本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301.0萬人,占戶籍人口的22.6%。同時,近幾年北京市出生率穩(wěn)中有升,10歲以下兒童數(shù)量增加,北京市戶籍居民的人口負擔正在逐步加重。
中小學生中小胖墩兒又多了
在中小學生健康檢測中,數(shù)據顯示,2013-2014學年度北京市中小學生肥胖檢出率為15.6%,與上學年度相比上升2.6%。其中男生檢出率高于女生。小學檢出率高于初高中,在小學三年級檢出率最高,為16.6%。
有研究表明,肥胖是導致兒童青少年過早患上高血壓、2型糖尿病及代謝綜合征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2013年北京市對肥胖兒童進行的健康評估結果顯示,肥胖學生高血壓檢出率為30.7%,高血糖檢出率為66.6%,血脂異常檢出率為43.2%,脂肪肝檢出率為16.0%,高尿酸檢出率為39.7%。部分肥胖學生已經表現(xiàn)出嚴重的慢性病體征,慢性病呈現(xiàn)出低齡化趨勢。
此外,本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60.7%,比上學年度下降3.7%,仍處于較高水平,縱觀近五年的情況,視力不良檢出率基本持平。
惡性腫瘤死亡率上升
2014年北京市戶籍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為慢性病,前三位死因分別為惡性腫瘤、心臟病和腦血管病,共占全部死亡的73.2%。以惡性腫瘤為例,2014年北京市戶籍居民惡性腫瘤死亡率為168.90/10萬,占總死亡的27.1%,比2013年上升2.3%,已連續(xù)八年成為北京市的首位死因。
其中肺癌、肝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列為惡性腫瘤死亡的前三位。男性惡性腫瘤死亡前三位是肺癌、肝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而女性前三位是肺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乳腺癌。
數(shù)據顯示,2014年北京市18至79歲常住居民主要慢性病與2011年相比,高血壓患病率增加3.3%,糖尿病患病率增加1.1%,肥胖率增加3.8%;吸煙率、有害飲酒率、危險飲酒率仍然居高不下。專家表示,這些疾病與人口老齡化、人口紅利消失等因素疊加將會進一步加重社會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