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調研發(fā)現(xiàn) 自行車道并非越寬越好
自行車道應限寬1米6
中國曾被譽為“自行車王國”:上下班時分,清脆的鈴聲與銀鈴般的笑聲灑落在大街小巷,成為城市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幾十年后的北京依然有自行車,只是這些自行車大多被鎖在灰塵里,被風馳電掣的四輪車搶走風頭后,逃不過銹跡斑斑最終被冷落的命運。來自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高中生王月林,對自行車在這幾十年間命運的轉換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她從去年開始著手調查北京城區(qū)自行車路網(wǎng)現(xiàn)狀,并憑借該項目拿下第30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
總理送自行車引發(fā)好奇心
2014年6月,李克強總理對英國進行了正式訪問。訪問期間,總理夫婦向英國首相卡梅倫夫婦分別贈送了一輛中國產(chǎn)自行車作為禮物。要是真追根溯源起來,正是這則消息開啟了王月林從事自行車路網(wǎng)調查的好奇心:自行車做了這么高規(guī)格的訪問禮物,背后一定是有著什么深意吧?后來,王月林才了解到,在上世紀80年代,自行車曾經(jīng)在中國風靡一時;直至今日,中國自行車的絕對數(shù)量和產(chǎn)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然而,她被自己了解到的另一個數(shù)據(jù)嚇了一大跳。根據(jù)相關文獻記載,雖然北京非機動車擁有量超過1300萬輛,年銷售新車超過100萬輛,但是市民非機動車出行的比例卻大幅下降,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62.7%銳減到不足20%。也有研究顯示,北京市小區(qū)居民自行車閑置多、使用率低,騎車出行意愿低。究竟是什么阻擋了人們外出騎車的意愿呢?月林決定自己來搞個明白,她走上街頭,做起了調查。
月林共發(fā)放了529份調查問卷,最終回收有效問卷482份。接受問卷調查的樣本中,不同出行距離的被調查者人數(shù)分布均勻,覆蓋了北京市六個城區(qū)及其他區(qū)縣,結果基本可以反映北京市城區(qū)市民對自行車道的使用情況。
不足兩成北京市民選擇騎行
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市民家里有自行車的人數(shù)比例為83.82%;而以自行車為主要交通工具出行的人員比例較低,僅占15.35%。在不選擇騎自行車的原因中,排名第一位的是距離遠,排在第二位的是“道路危險不安全”。而調查發(fā)現(xiàn),道路危險的主要原因是“自行車道被其他車輛占用嚴重”,有96.27%的被調查人員遇到過其他車輛占據(jù)自行車道的問題;遇到自行車道被占用情況達10次以上的,占全體問卷人數(shù)的48.13%。此外,調查顯示,自行車道被占用情況最頻繁的是早晨7時至9時早高峰時段。
“從結果分析上我們可以看出,自行車道被占用已經(jīng)嚴重影響騎行者的出行,特別是在早高峰時段。這其實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過程,機動車道擁堵影響到自行車道的正常使用,而自行車道路不能很好地使用又會反過來加重機動車道擁堵,導致交通狀況進一步惡化?!?/p>
自行車道應裝隔離墩或限寬
問卷結果的調查分析讓月林心里有了底,但她還想實地看看北京自行車路網(wǎng)的真實現(xiàn)狀。隨后,她通過谷歌衛(wèi)星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和GPS衛(wèi)星定位設備進行了路況信息采集,選擇了北京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中具有代表性的15條道路進行了實地勘探。
暑假里,王月林在指導老師陳宏程等人的陪伴下,頂著大太陽常常一騎就要騎上兩三個小時,就是為了親眼看看自行車道到底是怎么被占用的。辛苦到底沒有白費,實地勘探后,月林有了很多可喜的發(fā)現(xiàn)。其中,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劃在自行車道里的停車位,這造成了自行車道的不連續(xù),騎行者只能拐入機動車道。另外,公交車進站干擾嚴重,也是造成騎行環(huán)境不安全的重要原因。在沒有公交安全島的路段,大部分公交車進站時都會將自行車逼停,或把自行車直接逼到主路上,極易引發(fā)交通事故。
此外,較寬的自行車道也會加劇汽車的占道行為,“因為汽車的寬度在1.6至1.8米左右,自行車的車身寬度為0.5至0.6米,兩輛自行車并行時通行寬度小于1.4米;如果自行車道的寬度大于1.6米,就很容易出現(xiàn)小汽車占道問題。”據(jù)此,月林提出,如果將一些路段寬度設置在1.6米以內,那么就能在保證自行車通行的情況下,杜絕小汽車占道的問題。
除了路網(wǎng)規(guī)劃上的問題,月林發(fā)現(xiàn)交通設施的不足也是造成騎行不安全的重要原因,“如果在較寬的自行車道入口處放置一個隔離墩,就既能有效保證自行車的通行,又能避免機動車駛入占用自行車道,但是大部分自行車道都沒有這項設施?!?/p>
闖進路政局申請信息公開
在一次實地勘察時,王月林剛好經(jīng)過位于廣安門內的北京市路政局。她靈機一動,進去跟專業(yè)人士聊聊或許對自己的研究有所幫助。沒有多想,把自行車一鎖,她就唐突地“闖”了進去。沒想到居然一路暢通被指引進了宣傳部,工作人員告訴她,如果需要數(shù)據(jù)可以去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政府信息公開的工作人員看了我的申請表之后特別吃驚,她說我還真是中學生里第一個來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p>
“一路跟政府和專家打交道的經(jīng)歷都很愉快,這一點讓我還有點兒挺意外的?!痹谂c道路養(yǎng)護中心、路政局等負責人的交談中,王月林了解到,政府部門對自行車路網(wǎng)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其實是了解的,也有改善和提高的意愿和努力?!暗怯泻芏鄺l件不具備,比如設置公交安全島這個問題,有的道路較窄,就無法設置。也有一些問題是政府的盲點,我的調查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部分盲點?!?/p>
此番調查后,月林也成了個“自行車達人”。她把自己的研究項目延伸到了線下,不僅找機會到處宣講,為了提高中學生的騎行意愿,她還在學校里組織了“騎行北京·綠色出行進校園”的騎行活動。此前一向開車出行的家長,在自己女兒的感召下,也特意辦了自行車的租賃卡。“隨著人們對藍天碧水和健康的關注日益密切,希望綠色騎行也能在未來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為?!?/p>
牛偉坤 文并圖 J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