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20年前的恐龍又回來了!1993年,由好萊塢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執(zhí)導的《侏羅紀公園》曾給觀眾留下深刻記憶;如今,這部電影又被轉制成3D版,并將于今天正式登陸內地影院。在大銀幕上與立體恐龍“重逢”,這足以令中國影迷激動不已。而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好萊塢熱衷“炒冷飯”的做法,更像是一筆劃算的生意。
看點 立體恐龍體型更大了
對影迷來說,《侏羅紀公園》的故事再熟悉不過:億萬富翁哈蒙德博士手下的科學家們,利用琥珀中蚊子體內的恐龍血液克隆出恐龍,并建起侏羅紀公園,結果卻引發(fā)了一系列恐怖事件。作為影史上最賣座的影片之一,《侏羅紀公園》曾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場恐龍熱潮,20年來一直受到影迷們的推崇。
據(jù)國內發(fā)行方安樂電影介紹,斯皮爾伯格當初拍攝該片時,就曾構思過立體版景象,但因技術限制未能實現(xiàn),直到看了《泰坦尼克號》被轉制為3D版后,他才決定讓恐龍“沖出大銀幕”。此次負責《侏羅紀公園》3D轉制的團隊,正是當時負責修復3D版《泰坦尼克號》的團隊。在斯皮爾伯格的監(jiān)制下,700名動畫師進行了為期9個月的工作才完成此片。
據(jù)提前看過影片的觀眾透露,此次3D版《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體型比以前更大,就連每一顆牙齒都清晰逼真,恐怖效果也得到升級。各種3D恐龍在銀幕上穿梭、跳躍,形成一場驚險刺激的冒險,讓觀眾無處可躲。同時,影片的聲光效果也得到加強,畫面更加清楚,每一滴雨水都清晰可見,聲效更傳神,恐龍的每一聲咆哮都縈繞耳際。
檔期 排映熱度不如“大船”
雖然當年《侏羅紀公園》橫掃國際影壇,但并未在內地公映;此次3D版上映,也是該片首次在大銀幕上與內地影迷見面。“十幾歲的時候通過VCD看過《侏羅紀公園》,非常震撼,覺得不可思議。”影評人云飛揚說,這部影片中提到的克隆技術讓人覺得新鮮,而且該片還開創(chuàng)了好萊塢電腦合成圖像的特效大片模式,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云飛揚準備去影院看這部電影,重溫青少年時期的科幻夢。“雖然觀眾可能在電視、網(wǎng)絡上看過這部影片,但跟電影院里觀看畢竟不一樣。”新影聯(lián)華誼兄弟影城副經(jīng)理王寧認為,當年看過這部片子的影迷可能有懷舊情結,這次會再去看3D版。但他覺得有這種懷舊情結的觀眾人數(shù)不會太多,不可能像《泰坦尼克號》3D版上映時那么火。
從目前影院排片來看,《侏羅紀公園》3D版的場次并未像《泰坦尼克號》3D版那樣享受到超級大片的待遇,僅達到中等商業(yè)大片的檔次。王寧預測,選擇觀看此片的90后年輕觀眾可能人數(shù)會更多,“這些人大多沒看過該片,對這類怪獸題材的片子又特別感興趣,暑假里正好來影院看看。”
“《侏羅紀公園》畢竟是20年前的片子,之后恐龍題材的電影也不少,觀眾的新鮮感不如當年。”電影市場研究專家蔣勇分析,該片的號召力比不上《泰坦尼克號》這種經(jīng)典災難愛情片,估計內地票房在兩億元左右,不會特別高。院線人士認為,就這類經(jīng)典重映片而言,一線城市的觀眾在選擇上會比較理性,二、三線城市觀眾反而更歡迎。
意義 老片重映多為紀念
把經(jīng)典電影轉制成3D版重映,這在好萊塢頗為流行。前年,《獅子王》率先做成3D版,首周即斬獲4000余萬美元;《泰坦尼克號》做成3D版后,僅在中國就取得近10億元票房;就連剛上映才三年的災難片《2012》也被做成3D版,專門特供中國市場,博得1億多元的票房。目前,《侏羅紀公園》3D版已在北美上映,首周票房取得1800余萬美元,可謂不咸不淡。不過,跟北美觀眾相比,中國觀眾似乎對這種3D重制片興趣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