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座核電站之間,700多米深的花崗巖下,正開掘一個巨大的空洞,容納一個12層樓高的水晶球。這個水晶球,將浸泡在一個灌有3萬噸純凈水的池里,被鋼架栓牢。圓柱體的水池,直徑43.5米,深44米。水池上方是各">

国产区91,免费看二级片,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播放,91白丝在线观看,色婷婷97,久久午夜国产精品www忘忧草

首頁  ?  科學  ?  科學探索

12層樓高的水晶球逼幽靈粒子現(xiàn)身

2019-03-20 07:37:35

來源: 科技日報

?

  兩座核電站之間,700多米深的花崗巖下,正開掘一個巨大的空洞,容納一個12層樓高的水晶球。這個水晶球,將浸泡在一個灌有3萬噸純凈水的池里,被鋼架栓牢。圓柱體的水池,直徑43.5米,深44米。水池上方是各種測量設施。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供圖

  兩座核電站之間,700多米深的花崗巖下,正開掘一個巨大的空洞,容納一個12層樓高的“水晶球”。來自球中的一次次閃爍,將吐露中微子的身世秘密。

  位于廣東的正在建設的江門中微子實驗裝置,是中國前所未有的最復雜的高能物理實驗裝置。與當前最好的國際同類裝置相比,它的規(guī)模大20倍,精度提高近一倍。

  世界最大的有機玻璃球

  中微子被稱為幽靈粒子,為偵測它,人類不得不大費周章。如今,江門地下中微子實驗觀測站(JUNO)被物理學家寄予厚望:精確地測量中微子的一些基本特性。

  宇宙里到處都是中微子。每秒鐘就有3億億個來自太陽的中微子穿過每個人的身體。中微子很難跟其他物質反應,穿行宇宙如入無物之陣。現(xiàn)代的中微子實驗都會用巨量的靶物質作為陷阱,提高捕獲中微子的幾率。

  JUNO的核心,是一個直徑35.4米,厚12厘米的空心有機玻璃球。造這么大,是因為里面要灌上2萬噸的液體(叫做液閃)作為靶物質。

  這是人類造過的最大的有機玻璃球。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曾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世界上用于粒子物理的有機玻璃球,比它小20倍;水族館的有機玻璃水箱也比它小得多。

  這個水晶球的意義,是用透明的介質,分開里面的液閃和外面的水。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曹俊說,這個有機玻璃球必須非常透明,同時結實。

  “12層高的空球,就像房子一樣可能垮塌。其他材料造不出來,用有機玻璃也很難。因為有機玻璃很容易裂?!辈芸≌f,“沒有造這種球的國家標準。我們自己建造了一個力學實驗室,自己做出一套標準?!?/p>

  這個水晶球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當實驗大廳開掘完畢后,它將在現(xiàn)場搭建, 因為幾十米的球無法通過隧道。

  最大的地下人工洞穴

  JUNO的前輩是大亞灣中微子實驗裝置。它們都利用了核裂變反應釋放的海量中微子。不同的是,大亞灣偵測的是一個核電站的中微子;而JUNO則同時利用兩個核電站,10個反應堆的中微子。

  位于廣東的陽江核電站將建6個反應堆,臺山核電站將建4個反應堆。JUNO距離兩者都是53公里。

  曹俊告訴記者,如探測器到多個反應堆的距離不相等,中微子能譜上的小結構就會互相抵消(就像正弦信號的波峰波谷會抵消)。根據(jù)計算,應在距離兩個核電站均為53公里的一個寬200米長2公里的矩形區(qū)域設置探測器。

  53公里很遠,從反應堆來的中微子流會變弱。所以,JUNO與大亞灣探測器相比,靶物質增重一千倍。JUNO的大玻璃球,將浸泡在一個灌有3萬噸純凈水的池里,被鋼架栓牢(以克服3000噸的浮力)。圓柱體的水池,直徑43.5米,深44米。水池上方是各種測量設施。

  容納這一切需要一個直徑50米、高70米的巨型大廳。JUNO被設計在700多米的花崗巖山體下,以屏蔽宇宙射線干擾。

  為此,JUNO正在山里鑿出國內最大的地下洞穴。這也帶來了很多麻煩,打隧道和開挖大廳,都碰上了涌水,這使土建工程出現(xiàn)延期問題。項目組一邊灌漿堵水,一邊抽水。他們不敢全部堵住出水點,避免洞穴外圍承壓太大帶來垮塌風險。

  精心調配的液體

  中微子是這樣被偵測到的:一個中微子撞上了一個質子,就化為一個中子和一個正電子。正電子隨即湮滅放出一道光。中子則加入某個原子核,不穩(wěn)定的原子核很快分裂并放出γ光子。因此,一先一后兩道光,就是中微子碰撞的跡象。

  科學家制備液閃,要它具備三個性質:質子特別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中微子撞);特別透明(微光能射出去);盡量不帶放射性(避免發(fā)出沒用的信號)。

  大亞灣實驗中,中國科學家調配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液閃。而在JUNO,他們改進了配方,液閃質量達到了新高。

  這種液閃主體是烷基苯,加上一些特殊的配料。它比純凈的游泳池還要透明得多,光線穿過幾十米,衰減不大。

  曹俊說,為降低液體天然的放射性雜質(比如氣態(tài)的氬、氪、氡,或固態(tài)的鈾),要通過三氧化二鋁過濾、減壓蒸餾、水萃取、蒸汽剝離一系列工序,相當于把幾萬噸的液體“洗一遍、蒸一遍”。

  實際上,JUNO的有機玻璃球材料,以及其他各種器材的材料,也要經過處理以消除放射性。

  看到微光

  JUNO在測量中微子的同時,也會接收到大量的無用信號。水池和水池頂部的一些探測器,就是用來專門探測宇宙射線,以將相關信號排除出去。

  曹俊介紹說, 2萬噸液閃每天只能捕獲到60個反應堆中微子、4個大氣中微子、1個地球中微子、以及90個太陽中微子。與之相比,盡管山體遮擋讓宇宙射線強度降低20萬倍,宇宙射線干擾信號每天仍有10萬次。

  JUNO裝了四萬多只世界上最靈敏的眼睛——18000個20英寸的和26000個3英寸的光電倍增管。光電倍增管可以將微弱的光轉化為電信號。由于JUNO要求極高的能量分辨率,之前的商業(yè)產品達不到標準。為此國內幾家企業(yè)和研究所聯(lián)合攻關,已經研制出探測效率世界最高而且便宜的產品。

  光電倍增管外形像大燈泡,內部是真空的,多年泡在水池里是有風險的。科學家考慮到:如果某個“燈泡”裂一點縫,水瞬間吸入真空,在空間中心反彈,會形成激波。這種波破壞力極大,會引發(fā)連鎖反應,毀掉其他的光電倍增管。

  為此,他們給光電倍增管特制了一種保護罩,即使受損,水也不會急速涌入形成激波。

  “解決這些問題,喜歡物理的科學家可能覺得不那么好玩,比較繁瑣。但要做出比較重要的科學成就,必須要承擔這些麻煩?!辈芸≌f。

  在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中微子是沒有質量的,而中微子振蕩表明它具有質量,這是一個超出標準模型的實驗現(xiàn)象(暗物質是另一個標準模型無法解釋的謎題)。所以中微子研究是現(xiàn)有理論的一個突破口。

  JUNO可能在2021年試運行。它將以相當高的確信度,回答至關重要的“中微子質量順序”的問題,并精確測量多個中微子參數(shù),為物理學大廈添上重要的一塊磚。(記者 高 博)

  • 相關閱讀
  • 小米智能手機收入1138億元 同比增長41.3%

      昨天,小米集團公布2018全年財報,報告期內實現(xiàn)總營收17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6%,經調整利潤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9.5%。報告期內,小米智能手機收入人民幣1138億元,同比增長41.3%。   小米集團創(chuàng)...

    時間:03-20
  • 驚現(xiàn)安全漏洞,5G我們還能放心用嗎

      今年兩會期間,5G成熱點關鍵詞。媒體在關注5G最新動態(tài)的同時,也將5G應用于新聞報道當中。新華社客戶端進行了5G手機全鏈條直播報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次實現(xiàn)5G技術持續(xù)傳輸4K超高清信號……   然而就在最...

    時間:03-20
  • 柔性折疊屏 下一個手機硬件標配?

      似乎就在一夜之間,所有的手機制造商都投入了柔性顯示屏的懷抱。在前不久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華為推出了首款5G折疊屏手機Mate X。盡管這款手機的價格高達2299歐元(約合人民幣1.75萬元),但依...

    時間:03-20
  • “大數(shù)據(jù)殺熟”愈演愈烈 電商誠信修復成系統(tǒng)工程

      圍繞著“大數(shù)據(jù)殺熟”是否存在的爭論延續(xù)至今仍無定論,但從去年初爆出到現(xiàn)在,“大數(shù)據(jù)殺熟”所指向的在線差旅平臺風波難斷。   從“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2018年受理的全國306家各類電商全年度真實...

    時間:03-20
  • 去年全球專利申請量創(chuàng)新高 超半數(shù)來自亞洲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以下簡稱產權組織)近日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在通過產權組織提交的全部國際專利申請中,半數(shù)以上來自亞洲,中國、印度和韓國增長顯著。   2018年,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

    時間:03-20
  • “洞察”號首次“聽”到火星微震

      據(jù)美國《科學》雜志18日報道,經過數(shù)月的微細調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終于將其超靈敏的地震儀置于火星表面。該儀器旨在通過探測“火星震”的轟鳴聲來揭示有關火星內部...

    時間:03-20
  • 5G尚未普及 6G呼嘯而來?

      5G尚未普及,美國號稱開始研發(fā)6G。到底是“嘗鮮”5G,還是等等6G?   2月21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發(fā)推特“我希望5G乃至6G早日在美國落地”。日前,美國聯(lián)邦通信委員會朝著特朗普的指示邁出了第一步,決定開放...

    時間:03-20
  • 更小更強的光子芯片取得理論突破

      受制于摩爾定律,信息技術載體的存儲密度與運算速度的提升均面臨瓶頸,人類的目光從“電”轉向了速度更快的“光”,“光子芯片”的概念應運而生。記者19日從南京理工大學獲悉,該校蔣立勇教授團隊提出一種新...

    時間:03-20
  • 碧桂園進軍“智能建造” 未來,機器人幫你蓋房子

      近年,智能機器人應用日趨廣泛和深入。種種跡象表明,“機器人革命”已經來臨,人類社會正加速進入一個高度自動化的新時代。   去年9月,碧桂園宣布正式進軍機器人領域,重點攻關建筑機器人、服務類機器人...

    時間:03-20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