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年僅4歲、智商高達160(與物理學家霍金持平)的美國亞利桑那州女孩阿萊克西斯,被破格錄取為英國老牌高智商俱樂部“門薩”的會員。一時間,門薩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引起人們的廣泛關(guān)注和好奇?!董h(huán)球時報》記者為此實地探訪了門薩俱樂部位于英格蘭中部小城伍爾弗漢普頓的總部。
低調(diào)得連個門臉都沒掛
由倫敦驅(qū)車向西北行駛,先后經(jīng)過M1、M6和A454號公路,近4個小時之后來到伍爾弗漢普頓郡。伍爾弗漢普頓與英國其他地方?jīng)]有什么差別,很難想象這樣一座“非典型小城”會是全球知名的高智商俱樂部總部所在地。
門薩俱樂部位于該城的圣·約翰廣場。車載導航儀將記者帶到一座教堂跟前,一旁臨街的第一座樓便是圣·約翰之家,也就是記者要找的地方。這是一幢四層樓建筑,緊鄰著不算寬大的教堂街而建。整個建筑呈灰紅色,磚結(jié)構(gòu),一點也不起眼。“圣·約翰之家”幾個字倒是很大、很醒目。然而奇怪的是,竟然看不到有關(guān)門薩俱樂部的任何標志或字樣。記者詢問門衛(wèi),對方解釋說,“人們都知道門薩在這個地方,所以用不著寫字掛牌子”,言語中透著自信。而按照記者的理解,門薩一向行事低調(diào),所以也有不愿聲張的成分吧。
正因如此,門薩俱樂部新聞處主任伊麗莎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總部這里沒什么好看的,只是一個行政辦公的地方,不值得大老遠跑一趟。如今記者算是眼見為實。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世界共有30多個高智商組織。門薩是其中門檻較低、會員最多的一家。門薩的智商錄取線是148(普通人多數(shù)只有100),而門檻最高的“圣杯會”達到200以上。伊麗莎白向記者介紹說,門薩俱樂部的正確稱謂是“門薩國際有限公司”,別名叫“國際高智商社區(qū)”,1946年在英國著名高校牛津大學所在地的牛津郡成立,今年已經(jīng)68歲。成立至今,門薩堅持中立、非政治性、非營利性(需繳納考試費和并不高昂的會員費)的宗旨沒有變化,唯一變化的是門薩在全球的名聲越來越響,在不同地方設(shè)立的代表機構(gòu)越來越多。
會員從輟學者到博士后
門薩創(chuàng)始人是英國科學家蘭斯·韋林律和律師羅蘭德·貝里爾。兩人都屬高智商分子,他們編出高難試題,用以測試人的智商,結(jié)果大受歡迎。于是,兩人決定成立一個俱樂部組織,給聰明人提供聚會、展示才能的平臺,從而得到社會認可。初始階段,門薩還僅限于英國本土,后來輻射的半徑不斷拓展。如今,門薩已經(jīng)在40多個國家設(shè)立代表處,成員分布在100多個國家,總?cè)藬?shù)約有15萬之多,成為全球性的知名機構(gòu)。
據(jù)伊麗莎白介紹,“門薩”這個詞來源于拉丁語,意思是“圓形桌子”。事實上,這正是一個“圓桌形”社團,成員的國籍、種族、膚色、年齡以及社會地位全部忽略不計,只有智商說了算。“在我們的成員中,既有小學上到一半退學的,也有獲得多個學位的博士后;既有學富五車的大學教授,也有小學學歷的建筑工,還有對電腦一竅不通的人等等。”伊麗莎白介紹說,“至于你問到的年齡,從2歲到百歲以上的老人都有,多數(shù)在20歲到60歲之間”。
在外界的想象中,門薩會員應該多是像美劇《生活大爆炸》里“謝耳朵”那樣的理科宅男,張口閉口不離高難度專業(yè)詞,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美國的門薩會員曾表示,俱樂部的活動“跟普通網(wǎng)友的聚會差不了多少,比如聊聊熱門話題、玩一些橋牌游戲等,沒有外界想的那么神秘”。當然,在會員數(shù)量集中的大城市,俱樂部活動會更頻繁,從戶外燒烤到討論IT技術(shù)趨勢的頭腦風暴,各種形式都有。《紐約時報》評論說,門薩不過是一群書呆子坐在一起活動的場所,沒有太大實際價值。不過,英國《泰晤士報》則認為,世界上用以測試人類智商的機構(gòu)不少,但沒有一個能做到門薩這樣的權(quán)威性和持續(xù)發(fā)展性。在英國,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人才時,往往會對門薩成員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