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笠原群島30日晚發(fā)生8.1級強烈地震。通過精確測算,日本氣象廳31日將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從原先宣布的590公里改為682公里。該機構指出,在1900年后的全球8級以上地震中,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最大。
日本氣象廳介紹說,這次地震發(fā)生時,日本全國都有震感,距離震中一千多公里、首都東京所在的關東地區(qū)震感尤為強烈。自日本1885年有地震科學觀測以來,該地震首次使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都出現(xiàn)烈度1級以上的晃動。地震烈度是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動及其影響的強弱程度。該烈度數(shù)值越高,地震破壞性越大。
日本氣象廳指出,此次地震是太平洋板塊沉降時在其內部深處發(fā)生的。由于地震波在板塊內部不容易衰減,晃動傳到了日本關東等地。
神戶大學名譽教授石橋克彥指出,從地質結構看,此次地震的震源位置對于日本列島來說如同“扇軸”一樣,所以日本列島都出現(xiàn)了晃動。
據(jù)日本媒體報道,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東部大地震是在太平洋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界處發(fā)生的,震源深度只有約24公里,因此海底出現(xiàn)錯位,引發(fā)巨大海嘯。而此次地震在板塊內部發(fā)生,震源很深,所以海底沒有錯位,未引起海嘯。
石橋克彥教授認為:“從整體上來看,受2011年日本東部大地震影響,日本列島變得活躍起來,此次地震可以說是其中的一個表現(xiàn)。” (記者藍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