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關東南亞國家成為新的全球科技制造業(yè)中心的報道很多,越南就是其中之一。這些國家的勞動力為迎接信息時代的來臨做了哪些準備?跨國企業(yè)進入這些國家之后是否面對勞動力方面的困難?這些問題都吸引外界關注。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下屬CNET網站日前專門報道了越南在這些方面的準備工作。據報道,2015年CNET的“探路之旅”欄目深入越南,探尋該國家是如何在信息時代提高其科技技術以及員工素質的。該調查發(fā)現(xiàn),三星等許多著名國際大公司也與越南政府合作,開設培訓課程幫助員工提升技能。
統(tǒng)一宮是越南總理在美國戰(zhàn)爭時期居住和工作的地方,這里也是北越坦克在1975年撞毀西貢大門的地點。從此地出發(fā),步行十分鐘就到達一個小房屋。房屋里經常是擠滿了越南工人,然而他們并非在此討論以前發(fā)生的戰(zhàn)爭,而是在學習計算機編程語言。
教師Pham Khoa說:“在學校學習的知識不適用于現(xiàn)實世界?!币驗檫@里的課程重點放在理論而非實踐上。這位28歲通過自學的程序員現(xiàn)在能教別人寫蘋果的iOS應用、谷歌的Android和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tǒng)。他認為,在其他地方大家不能如此輕松學習到技能。
該調查還發(fā)現(xiàn),為了彌補知識差距,一些全球科技巨頭,如三星,LG等都推出自己的方案來教育他們的越南工人。越南政府也相當重視教育。15歲的越南孩子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方面都獲得較高的成績,甚至比許多發(fā)達國家包括美國,英國都高,這與政府對教育的投資是分不開的。越南工人文化素質提高,勞動力成本低(越南工人的工資是中國工人的三分之一),并且工人的平均年齡較年輕(越南29歲,美國、中國37歲)這都使其對發(fā)達國家產生很強的吸引力。
據報道,2012年,也就是三星在越南建立第一個手機裝配工廠的兩年后,越南20年來首次實現(xiàn)出口大于進口。2014年三星在越南北部開了第二家工廠,該年越南出口量的17%就來自三星。三星還注重越南員工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他們與一些大學簽訂協(xié)議,讓工人晚上在工廠免費上課。工人們不僅能學習英語、韓語,還能學到會計和電子工程方面的知識。除此之外,三星公司還將圖書數字化,資助了50個智能圖書館。并且與越南政府合作將教材、參考資料和其他一些書籍數字化。這些書籍可以在一個叫“畢業(yè)紀念冊”的安卓應用軟件上查看。
LG公司則在當地贊助獎學金,提供實習機會并與高校合作,希望培養(yǎng)出合格的越南工人。其他公司除了建立自己的培訓課程之外,還采取更加嚴厲的措施。2006年,F(xiàn)PT團隊--越南信息技術和電信集團,建立了FPT大學。該大學的使命是幫助學生提高全球競爭優(yōu)勢,從而擴大國家的知識視野。
據報道,科技制造業(yè)幫助越南極大提升了該國的經濟。2015年上半年,越南GDP同比增長6.3%,而這個增長速度要得益于該國價值147億美元的“電話和零部件”出口。據報道,電話和零部件,尤其是手機出口占越南該時期出口總額的19%,這個比例高于任何其它類別的出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