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對基層民警進行查處,仍難以對戶口登記管理整個流程進行把關監(jiān)督,而且讓躲在幕后的違法人員逃過法網
去年起,公安機關組織開展為期3年的戶口登記管理清理整頓工作。截至目前,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重號人數已由2009年的168萬人減至486人。在這過程中,還查處了涉及辦理假戶口、假身份證的233名民警和輔助警務人員。
保證身份證號碼的唯一性,對社會服務與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現實中,除了那些在大街小巷張貼牛皮癬廣告制作假證件的,還有一種假戶口、假身份證卻是經由正式渠道辦出,可謂真的假戶口、假身份證。近年來,隨著陜西“房姐”龔愛愛、廣東“房爺”趙海濱等“房氏家族”利用假身份證持有多處房產的事件曝光后,假身份證現象也隨之浮出水面。
假身份證之害,不僅在于擾亂了戶籍管理秩序,更在于為違法人員隱匿財產、搞非法勾當以及外逃提供了便利。如山西長治市公安局副局長樊紅偉被曝光擁有8張身份證,原撫順市國土資源局局長羅亞平被雙規(guī)時,共發(fā)現有身份證12張、戶口本15本,令人咋舌。
這些人為何隨便就能辦出多張假身份證?正如公安部副部長黃明在3月25日公安部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形成戶口登記管理“錯、重、假”問題的原因復雜,內外勾結是原因之一。因此,這次會議提出全面實行戶籍窗口首接責任制和終身負責制,不失為健全公安機關內部戶口、身份證監(jiān)管機制的重要措施。加強對戶籍窗口的約束監(jiān)督,才能確保戶口登記管理制度的第一道防線不失守。
不過,除了審批手續(xù)疏漏等原因,戶籍窗口人員為他人辦理假戶口、假身份證,既可能出于自身原因,如為人情關系辦事或借此牟利,也可能是出自上面領導的授意和壓力。作為基層民警,一般不會不懂得為他人辦理假戶口、身份證的后果,況且辦理過程中還需要領導簽字,后臺還可能留下痕跡,除非利欲熏心或膽大包天,否則很少有基層民警敢于鋌而走險。所以,清理整頓戶口登記管理亂象,還須對上級領導遞條子、打招呼的情況進行嚴厲查處。
從曝光的多起案件來看,多數能夠從公安機關辦出真的假戶口、假身份證的人均非等閑之輩。有的人本身就身居公安機關領導職務,有的人則是神通廣大,從公安機關辦張假身份證易如反掌。也正是這些人,敢于突破層層制度規(guī)范,肆意踐踏戶口登記管理的防線。若只對基層民警進行查處,仍難以對戶口登記管理整個流程進行把關監(jiān)督,而且讓躲在幕后的違法人員逃過法網。
把好戶口登記管理關,是遏制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的重要措施。因此,既要對具體經辦人員嚴厲查處,也不能放過那些為違法行為開綠燈或直接參與其中的領導干部。這樣的話,也才能減輕基層工作人員的壓力,使其放心大膽地按原則和法規(guī)辦事。(作者系知名媒體評論人 魏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