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若有專門的流浪兒童救助機構(gòu),走失男童或許能得到更好的照護,而其家長也可明白地知道該去哪里找走失的孩子。
昨日,《新京報》對“信陽男童走失死亡”事件進行了追蹤,家長認為,(男童)滿身都是傷,臉部、身體上都有,身體干得只剩一層皮包著骨頭,可能遭到虐待。男童死前被收留在新天倫老年公寓,一名自稱曾在新天倫做過護工的女士稱,做護工時見到“很多孩子被打”,她還介紹,救助人員在里面都吃大鍋飯、菜,每人一小團飯,一勺菜,再想吃就沒有了,“很多人都吃不飽?!庇浾呔瓦@名護工所說問題向新天倫蔡院長求證,蔡院長沉默幾秒后,反問記者“你信嗎?”
男童死前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顯然疑團重重,他是否遭虐待,目前恐怕難以下定論,有待信陽當?shù)氐倪M一步調(diào)查。但此事暴露出流浪兒童救助的混亂,卻是無法回避的。
根據(jù)報道,男童走失后被警方送到了信陽市救助站,救助站之后,輾轉(zhuǎn)于兩家養(yǎng)老機構(gòu)。這三個機構(gòu),均非專業(yè)的兒童救助機構(gòu),很難負責(zé)起照看兒童的責(zé)任。該男童2012年也有過走失的經(jīng)歷,當時被派出所送到了兒童福利院,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經(jīng)歷,其家長在其再次走失后,就去兒童福利院找孩子,根本沒有想到去救助站。
現(xiàn)在看來,如果信陽有專門的流浪兒童救助機構(gòu),走失男童或許能得到更好的照護,而其家長也可明白地知道該去哪里找走失的孩子,走失男童最終的命運,可能是另一個結(jié)局。
給流浪兒童更為專業(yè)的救助,顯然是必要的。流浪兒童的救助與成人救助不同,不僅涉及生活的救濟與安頓,還包括營養(yǎng)保健、安全保護、心理輔導(dǎo)、讀書教育等等,把這些孩子放在成人為主的救助站或養(yǎng)老院,顯然無法實現(xiàn)這樣的目的,而且與成人居住在一起,更有遭欺凌的危險。如果把流浪兒童送進兒童福利院,一來,目前國內(nèi)的兒童福利院數(shù)量較少,容量大多已近飽和,二來流浪兒童中存在許多“問題少年”,不加甄別往福利院送,福利院可能面臨“管不了”的窘境。
所以,流浪兒童最好的救助辦法,就是建立專門的救助機構(gòu)。其實,包括北京、鄭州、寶雞等地,都已建立專門的流浪兒童救助中心,但遺憾的是,這樣的救助中心并未在各地普及,信陽作為一個地級市,人口約800萬,卻無一個流浪兒童救助中心,一些地方政府對于兒童保護的漠視由此可見一斑。
針對走失兒童問題,建立專門的信息發(fā)布和尋親平臺和給走失兒童以專業(yè)的救助,二者都不可或缺。對于中國每一個縣級及縣級以上的城市而言,流浪兒童救助中心,應(yīng)當成為城市公共服務(wù)設(shè)施的“標配”。
□韓涵(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