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查辦案件是一個很嚴肅的事情,比如堅決不能用手機,切斷和外界的聯(lián)系,但也需要一些人情化的方法來“助攻”。
上述區(qū)紀委辦案人員告訴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的同事,2014年春節(jié)前一位干部嚴重違紀違法,被采取“雙規(guī)”措施,辦案人員讓他吃上了餃子,還讓他看了春晚,需要時還為其叫了外賣,感情攻勢也讓查辦過程更順利。
廣東省紀委第一紀檢監(jiān)察室主任科員陳志軍曾對媒體表示,再高級的領導干部一旦接受組織調查,也會脆弱。依他的經(jīng)驗,是要聽他們吐吐苦水,然后再向他們擺出已查明的事實、講明政策,并對其試圖掩蓋的犯罪事實予以及時地揭露。
為了突破案件,陳志軍都和同事們常為了一兩個小時的談話,花上很長時間準備,比如查明被談話人更多的違紀違法事實,對被談話人的人生經(jīng)歷與性格特點進行研究等。
身心俱疲:常面臨人身安全威脅
對談話辦案已經(jīng)到了著迷的程度的陳志軍,經(jīng)常夢到辦案的場景。他從2006年開始從事紀檢工作,有時在辦案點一蹲就是一年。隨著反腐力度不斷增大,2012 年以后,他不斷接案,基本都蹲在辦案點,幾乎無法承擔家務。經(jīng)他查辦的落馬官員有揭陽市原市委書記陳弘平,廣東省財政廳原副廳長危金峰,廣州市原副市長曹鑒燎等。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發(fā)現(xiàn),紀檢人員工作除了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和壓力外,還要時常遭遇威脅、甚至是人身攻擊。
聽起來很酷的紀檢人員,其實需要心靈的關愛
近日,一則新聞披露,河南省平頂山新華區(qū)開發(fā)辦原黨組書記、主任楊河海在接受組織調查期間對紀檢人員叫囂:“現(xiàn)在你們查我,將來我出去一定要告你們,連你們紀委書記也一塊告,我要讓你們過不安生!”還有的縣干部公然在紀委辦案時要求其道歉,并大喊:“你們4個敢動一下,我立馬就把你們一個一個從這個窗戶丟下去!”
四川省武勝縣紀委書記鄭機智表示,一些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問題比較嚴重,社會關系也比較復雜,有的勾結“黑道”,有的身居要職,有的樹大根深,讓辦案人員既擔心自己及家人安全,又深恐影響自己的發(fā)展前途。該縣在查辦縣住建局原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唐明富受賄案時,辦案人員就曾被多次威脅“沒有好下場”。
惠州市紀委課題組的一份調研報告稱,問卷調查顯示,35.6%的人認為紀檢監(jiān)察干部面臨被查對象惡意攻擊,造成紀檢監(jiān)察干部被恐嚇、威脅、誣告的風險。有的被調查對象對紀檢監(jiān)察干部使用拉攏腐蝕招數(shù)不湊效時,便千方百計對辦案人員家庭進行騷擾、恐嚇、威脅,一天十幾個電話,讓辦案人員的家屬膽顫心驚,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創(chuàng)傷。然而紀檢監(jiān)察干部的家屬精神、心理上受到的傷害往往被人們忽視。
在浙江,海寧市紀委派駐信訪局紀檢組長在去年7月疑因抑郁跳樓自殺。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曾發(fā)文稱,紀檢干部不僅面臨著人身危險,而且也面臨著冷嘲熱諷、挖苦奚落、心理失落、交往受阻等,這種心理壓力要遠遠大于前者,其傷害會顯得更為長久。特別是一線紀檢干部一般要長時間、超負荷、高強度地工作,很多人長期生活在單位和家庭“兩點一線”的封閉環(huán)境中。由于特殊性,紀檢工作注重講規(guī)矩、重規(guī)范,涉密事項多,紀檢干部的交際圈子變得越來越小,負面情緒得不到及時緩解,心理垃圾越堆越多,長此以往,一些人感到身心疲憊。
“誰能知道鮮花掌聲背后的人生辛酸和家庭代價呢?”莊德水認為,不能只追求反腐目標,而忽視了對紀檢干部的人文關懷和心理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