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展覽環(huán)境(展覽前區(qū)、門廳、序廳、陳列室)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門口樹木光禿禿,有枝無葉,石塊鋪砌的路面縫隙間寸草不生,營造一種蕭瑟、枯竭、悲壯的氣氛,使人聯(lián)想到“三光”、“焦土”等法西斯暴行。
2、門廳:聯(lián)系陳列室與館外空間的橋梁,觀眾必經之地。具有參觀導引作用,一般設置有咨詢服務臺、參觀導引圖、導向標識牌等。風格應端莊華貴,簡潔大方。利用環(huán)境氛圍感染觀眾情緒,清除掉外界思緒干擾,可使觀眾在短時間內明確參觀主題及展廳分布,并誘發(fā)其求知欲,使之集中注意力進行參觀。
3、序廳:一項主題陳列的開端部分,給觀眾留下第一印象的地方,位于展廳的入口位置。多使用遮景法,如一堵墻,一座屏風,一條會標或一組照片,在傳達第一印象的同時勾起觀眾的好奇心。 大型博物館中,門廳和序廳彼此獨立,小型博物館則合二為一。門廳和序廳環(huán)境和營造大致有一下三種方式:一、用建筑小品布置(河南省博物院);二、館藏品布置(河南大學文物館);三、用圖片和條幅(劉少奇在開封陳列館)。
河南省博物院門廳(河南簡稱“豫”的來歷)
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以動物化石裝飾門廳)
4、陳列室:博物館展覽的主要空間,用于展示藏品,表達主題。氛圍應親切動人,引人入勝,富于變化,起伏跌宕,曲直相間,收放自如,步移景換,使參觀者留戀往返。塑造空間形狀,處理好銜接點和過渡區(qū),巧妙設置觀眾休息和服務區(qū)。根據陳列主題需要科學復原場景,營造時空穿插之感。營造建筑小品,如玻璃、屏風、欄桿等,使陳列空間透而不通、隔而不斷、既有聯(lián)系又有分隔,誘導觀眾疏而不漏、自由寬松而又循序漸進的進行參觀。巧妙利用關,營造氣氛,排除視覺影響,引導觀眾,同時利用光的差異化來布置陳列空間的主次、從屬、順序關系。
中國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