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足球的演進發(fā)展繞不開法國人,儒勒斯·雷米特在近一個世紀前創(chuàng)辦了世界杯,而他們的國家隊也不止一次地成為規(guī)則修改與技術變革的獲益者。
1998年,國際足聯首次在世界杯淘汰賽中實行“金球制”(又稱“突然死亡法”),“高盧雄雞”憑借布蘭科在加時賽第23分鐘的進球,以1比0絕殺巴拉圭晉級八強,并最終捧杯。兩年后的歐洲杯決賽,法國隊又一次用“金球”擊敗了意大利。2014年世界杯,早就不是陌生名詞的門線技術正式推行,在法國隊與洪都拉斯隊的小組賽第48分鐘,那粒因本澤馬打中立柱而起、但最終記在巴利亞達雷斯名下的烏龍球,成為由這項新技術判定有效的歷史第一球。不知跟隨英格蘭隊在里約訓練的蘭帕德(2010年世界杯“最大進球冤案”受害者)得知此事后,究竟是喜還是悲?
“如果不是門線技術的話,不管裁判作何決定都將引發(fā)巨大爭議,但現在法國隊可以心安理得地慶祝勝利。”美聯社認為,這場比賽并非焦點戰(zhàn)役,但是影響深遠。路透社的看法是,足球比賽孜孜以求的公平與公正,在阿雷格里港的河濱球場得到了一次具體而真實的呈現,“對于人類的肉眼來說,當時皮球是否整體越過門線根本不可能辨別清楚,無論是本澤馬還是巴利亞達雷斯,他們的各自主張不過是直覺而已,但門線技術卻輕而易舉地給出了百分百正確的答案?!?/p>
搶占門線技術市場的專利企業(yè)有好幾家,運用在巴西世界杯12座球場的這套系統(tǒng)是來自德國的“GoalControl”。據法新社報道,它的工作原理建立在感應技術基礎上——在球門處安裝七臺高速攝像機,以每秒500張圖片的速率來跟蹤皮球的運動軌跡,一旦球進,立即將結果同步傳輸到裁判所佩戴的手表上?!懊扛魞珊撩刖蜁缕で虻奈恢?,精度可達0.5厘米?!狈ㄐ律珞@嘆于“不可侵入”的先進技術,同時援引國際足聯發(fā)言人約翰內斯·霍爾茨米勒的評價——“值得充分信賴!”
盡管門線技術避免了“冤假錯案”重演,維護了世界杯與國際足聯的聲譽,但在那些注重細節(jié)的人們看來,初次體驗并非十全十美。比如現場的回放畫面連續(xù)做出了兩次判定——本澤馬的那腳擊中門柱的射門“不進”,而巴利亞達雷斯的撲救“進了”,這讓一部分人來不及反應——BBC的電視評論員喬納森·皮爾斯就出現了困惑,而洪都拉斯主帥蘇亞雷斯看完第一個鏡頭后,迫不及待地跑去找法國主帥德尚理論起來?!拔覀儠娨曓D播商、技術供應商反饋這件事,希望今后的判定變得更加清晰直觀?!辟惡螅瑖H足聯及時作出了聲明。
“國際足球與門線技術的蜜月剛剛開始,并且他們成功通過了一次小小的考驗?!笔澜缱畲蟮淖闱蚓W站GOAL認為,更大的“考驗”是說服那些堅持傳統(tǒng)的“頑固派”接受這項新興技術,“相比先行一步與‘鷹眼’結緣的網球,足球因為基礎廣泛,其面臨的觀念阻力也許會很大?!?/p>
本報記者 黃春宇
各方聲音
“這該死的機器一開始說不進,一會兒又說進了,當時讓我很難判斷,究竟哪個結果才是正確的?!?/p>
——蘇亞雷斯(洪都拉斯隊主帥)
“唯一的問題是大屏幕還播放了皮球碰到門柱的畫面,我理解蘇亞雷斯的不解,因為首先播放的不是進球?!?/p>
——德尚(法國隊主帥)
“除了進球,判定越位與否也有了技術可能,我們需要在球場上安裝更多的攝像頭,這應該是體育的發(fā)展方向?!?/p>
——布羅伊希豪森(GoalControl常務經理)
“足球是神圣的,我們開發(fā)門線技術并不是為了改變這項運動的游戲規(guī)則,當然我們也有了新的構想,比如針對手球犯規(guī)?!?/p>
——林納德(GoalControl董事長)
“如果早點使用門線技術,上屆世界杯就不會出現英格蘭的悲劇,裁判壓力小了,國際足聯也不會面對那么多的批評?!?/p>
——米盧(前中國隊主帥)
(本報記者 黃春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