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記者 肖云
兩年前,丹鳳縣棣花鎮(zhèn)賈塬村的賈滿濤還是一位技藝精湛的電焊工,在鐵藝加工、電焊行業(yè)做了快20年的他,整日里樂樂呵呵,并用多年的積蓄蓋起了兩層樓房,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但一次意外,徹底改寫了他的人生,讓他成了一個只能靠輪椅行走的人。
2013年3月,賈滿濤應(yīng)朋友之邀去山林幫忙,不慎從4米高的樹上跌下,造成胸椎骨折錯位,身體從胸部以下都失去了知覺,醫(yī)生說今后站起來的希望渺茫,讓他回家加強康復(fù)訓(xùn)練。賈滿濤一下子陷入了絕望的深淵,往日里樂觀開朗的他變得自卑而沉默?;氐郊液?,他整日躺在床上,餓了,妻子將飯端到他的面前;渴了,孩子會替他倒水,甚至連翻身都要人幫忙,他覺得自己完全成了一個廢人,成為了家庭的累贅。為了減輕家庭負擔(dān),他甚至想到了結(jié)束生命。“看到剛滿3歲的小女兒把臉盆端到我的面前,讓我洗臉時,這種心情一般人真的無法體會。”賈滿濤說,在放棄和求生的煎熬里掙扎了一年多,他回到了現(xiàn)實中:“我想通了,好死不如賴活著,最起碼娃回來有爸,媳婦回來了有老公。”
賈滿濤打算開啟第二次人生。他首先制作了一個康復(fù)站立架,改裝了一個電動輪椅,并請來朋友根據(jù)自己的設(shè)計在院里做了一個簡易升降器,因為房屋地基較高,想要出門還要下幾級臺階,有了這個升降器,就可以坐在輪椅里自由出行了。出行問題解決了,賈滿濤又想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將村里的殘疾人召集起來,開個加工廠。想法雖好,但實踐起來卻有很多困難,一是工人都是殘疾人,很多工作都無法開展;二是資金困難,賈滿濤的第一個想法就此夭折了。此后,他還加工過殘疾人蹲便器、電動輪椅等,均因各種原因未能做長久。“我一直在努力的嘗試,告訴自己只要努力就會有希望。”賈滿濤說,他一直在關(guān)注鎮(zhèn)安殘疾青年馬華的微博動態(tài),“我和馬華在西安打工時就認識,那時,我們都還是健壯的年輕小伙,不料幾年間,我們就相繼遭遇了意外。”執(zhí)著于公益事業(yè)的馬華在微博里經(jīng)常發(fā)一些各地殘疾人自立自強的貼子,看到雙腿高位截癱的婦女帶著笑容在田里耕地,無法行走的小伙依然學(xué)會了開車的故事,賈滿濤的信心更強更足了。有一次,他在看電視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獎杯上的刻字,就想“自己能不能也在玻璃、木頭上刻字呢?”賈滿濤上學(xué)時就愛好書法、繪畫,這么多年,也是一有時間就抽空練習(xí),有了想法他就嘗試用刀子在玻璃上或木頭上刻上字或小動物,感覺還不錯。他又自己改裝了幾臺機器,加工起串珠、手杖等木質(zhì)工藝品。然后開著電動輪椅拿著他的手工藝品去棣花景區(qū)賣,效益還不錯。“好的時候,一天賣個百十塊錢,能給娃娃買個紙、筆啥的。”殘疾的自己也可以掙錢了,賈滿濤很是欣慰。
黎明前的黑暗被沖破,賈滿濤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賈滿濤永遠記得自己的第一個顧客:“應(yīng)該是個外地人,看上了我的手串,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嫌貴,攔著不讓他買,但他卻說,殘疾人做生意不容易,我們得支持他。”說到這里,賈滿濤哽咽了,他心里滿滿的是感恩。他永遠忘不了在自己人生最絕望時伸出的援手:一位同行朋友為了幫他,隔三岔五給他送來自己在山上找到的木料、樹根,并且一分錢不收;鄰居知道他不方便,有空就會替他接送年幼的小女兒上下學(xué)。盡管做工藝品只能掙點零用錢,遠遠不夠支付兩個孩子上學(xué)的花費,還有身患高血壓妻子的醫(yī)藥費,但賈滿濤很坦然。他說,自出事后,他想了很多,就像小品里所說,身子倒了扶得起,就怕心倒了扶不起。他相信他能走出烏云,擁有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