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我是歌手》,很多人等著看本來名不見經(jīng)傳的黃綺珊擊敗那幾個功成名就的唱將。第二季《我是歌手》,很多人等著看年紀輕輕的鄧紫棋打敗那幾個叔叔輩歌手和湖南衛(wèi)視的親生仔女。第三季《我是歌手》,感覺誰也沒辦法打敗誰了,也沒有什么指望誰能打敗誰了。黃麗玲本也不是新人,陳潔儀更不是;李榮浩算是新人,可惜被淘汰了。所以劇情到現(xiàn)在,只能是來了一個“親生”的張靚穎連續(xù)排名墊底之后的稱冠逆襲;然后用李健擊敗幾個大嗓門?那其實連逆襲都算不上。即便是下一個踢館的譚維維,不也是“親生”么?幾個所謂國民級的一哥一姐來回炫技,生搬硬套想制造出新鮮感,第三季《我是歌手》真的越來越像“心連心”或者“同一首歌”了。
《我是歌手》本來也不能是依照江湖地位排資論輩定座次的,其實前兩季的成功,在相當程度上也不是最終的歌王是誰,焦點和話題點還是那幾個無門無派的“闖入者”。但是到第三季,因為太多自愿或者非自愿的利益牽扯,讓唱歌這件本來很單純的事情附加了過重的負累。如果說飚高音和編曲的討論甚至你來我往都還是在唱歌的范疇之內(nèi),一旦有太多的劇情枝節(jié),將焦點延伸到唱歌之外,那真的就請神容易送神難,有點騎虎難下不尷不尬了。另外,《我是歌手》只是湖南衛(wèi)視的一檔綜藝節(jié)目,是很成功但并不真正代表華語樂壇的巔峰對決,華山論劍還只是武林的事情,不是華山作為平臺說了算,所以也奉勸各路參賽選手切莫用力過猛。(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