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圍柏林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的姜文作品《一步之遙》,近日在柏林進行了兩場面向媒體的放映。有媒體報道稱,影片在當地“遇冷”,兩場都有約四成的觀眾離場。但是,不少參加過歐洲各大電影節(jié)的記者解讀,離場率高不一定代表電影沒希望拿獎。
[放映]
四成媒體提前離場
《一步之遙》在柏林進行了兩場放映。從八成的上座率來看,各國媒體對姜文這塊招牌還是挺感興趣。
據騰訊娛樂報道,影片第一句臺詞——引用了莎士比亞名句的“To be or not to be”——便讓全場爆發(fā)大笑,之后姜文和文章模仿《教父》經典橋段的整場戲,尤其是姜文手中的白兔,都讓老外記者樂不可支。但這種歡樂的氛圍從百老匯歌舞段落開始便急轉直下,之后有記者陸續(xù)起身離場,最終只有一半的記者堅持看到影片放映結束。
在隨機采訪中,有人表示很喜歡,有人表示看不懂,也有外國記者主動走來豎起大拇指,用中文說“好看”。
[修改]
那英文章都被刪戲
據了解,《一步之遙》的柏林版放映的是3D版,片長有所縮減,從140鐘變成120分鐘。刪減所針對的主要是之前影片在內地上映時最為觀眾詬病的一處:選美歌舞太冗長。此外、那英、文章、葛優(yōu)的戲份都有小幅度刪減。
在國內上映時便有很多觀眾表示“看不懂”的臺詞,經過英文翻譯之后更為失色。再加上臺詞密集,英文字幕常常只能簡單描述一下大意,便匆匆跳到下一句,令到觀影喪失了一些樂趣。
不過,姜文在片尾增加了一行字幕,多少給外國記者們科普了一下故事背景:“該片基于真實的殺人案件,由此誕生了中國第一部劇情長片?!?/p>
[解讀]
離場率高不代表啥
對于大批觀眾退場,多位參加過歐洲各大電影節(jié)的記者有自己的解讀——并不代表拿獎無望。
因為,在歐洲電影節(jié)看片的都是電影記者,而真正負責分獎的還是電影節(jié)評審團。加上記者們來自全世界各國,很多人并非以英文為母語,對于“非英文片+英文字幕”的放映方式多少有些觀影障礙,中途離場難免。今年在柏林電影節(jié),泰倫斯·馬力克的主競賽片《圣杯騎士》同樣有大批觀眾中途離場,該片的主演還是娜塔莉·波特曼。
[自評]
姜文否認諷刺現實
姜文在柏林的記者會上主動交代:“這部電影在中國的評價兩極分化得很厲害。”并解釋了自己對觀眾和電影之間關系的理解:“可以大概理解成水和船,船需要非常大的浮力。但如果你來去自由,沒有水有兩只腳也就夠了。越自由就越寂寞,不想寂寞就沒那么多自由?!?/p>
姜文還解釋了《一步之遙》的英文片名《Gone With The Bullets》,其實是《讓子彈飛》英文片名《Let The Bullets Fly》和經典影片《飄》的英文名《Gone With The Wind》的“合體”。至于片子引發(fā)的種種解讀,姜文辯解道:“我真的沒有把電影當做一個諷刺的工具。很多人從當中看到了這樣那樣的影射或諷刺,那是因為當今中國更加繁榮,也更為荒誕。”(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