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宇
不認可莫文蔚的演繹
“這首歌應該是更絕望的從容”
在莫文蔚登臺春晚之前,趙照曾在微博上寫到:“一直在想這首歌能有個女生版本,沒成想竟然是一直喜愛的白晶晶姑娘,期待您的演唱?!钡犕昴奈档陌姹竞?,趙照坦言并不欣賞,“莫文蔚接到這首歌比較晚一些,唱上去跟我想象的稍微有點不一樣。我預期更從容一些,她唱的覺得有點不夠接近于這首歌本身的感覺,包括字里行間的律動,詩的抑揚頓挫……整個編曲和演繹都差很多,我想象的是一種孤獨感,是最簡潔的東西,就像你某一天對某個人說話的場景再現(xiàn),而莫文蔚好像在對大家說。當然,這跟所處的舞臺有關(guān),也可能跟女性對歌的不同理解有關(guān)系,我不能妄言”。
趙照告訴記者,李健在“歌手”中的版本更貼合他的想法,尤其是在《當你老了》中穿插進別的經(jīng)典歌曲重新編曲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我最開始有個版本想加上《愛情故事》,他是《玫瑰人生》,思路是契合的。他畢竟是在比賽中,要更華麗一些,但是暗里情緒的律動感是一樣的”。
實際上,趙照的嚴苛不是針對莫文蔚,更多是來自于他本身的“強迫癥”,他對包括自己版本在內(nèi)的各版《當你老了》都不是很滿意,“這首歌應該是更絕望的從容,我覺得唱的時候要拋開一切技巧,不唱高音,不去炫技,也不能掉一滴眼淚,因為世人往往更相信眼淚,可是哭的人未必比不哭的人悲傷”。
《當你老了》不是情歌
“很多人誤讀了我的版本”
“我2012年寫這首歌的時候就知道要火,沒想過會這么快。”。趙照說:“有人說我破壞了他們心目中完美的情詩,葉芝的詩明明是寫給愛人的,你為什么要寫給媽媽?我覺得《當你老了》不是那么狹隘的,不應該是那么具體的對某個人,而是你會想到自己老了、家人老了,經(jīng)歷過的青春和愛情,從老了可以延伸出來怎么面對今天。這就是我最后自己加上去的那句:當我老了,我真希望這首歌是唱給你的。當你邁入暮年的時候,還能對誰唱起這首歌?我不是照搬原詩,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想法。”
《當你老了》從小眾走向流行,趙照認為是件好事,“我希望人人都可以翻唱,去思考這個老字,同時反過來看今天的生活,想的越多就越會知道怎么善待老人和自己”。有粉絲不希望他們的“私藏”在街頭巷尾被傳唱,趙照付之一笑,“這種歌爛大街總比什么《小蘋果》、《小三》……爛大街好,每個人在《當你老了》里感受到的是短暫人生里的關(guān)系,是一種傾訴的情緒,沒有具體對象,但是很有共性。因為永遠有人會老去,會在歌中看到自己”。
歌紅了人仍是“山間野草”
“我不想被貼上任何標簽”
“不詩人,不民謠,不搖滾,不藝術(shù),不偶像,無所謂標簽和形容,我只是盡力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唱自己想唱的歌而已”。趙照在微博中如此寫到,是不忘初心嗎?趙照特膩歪這四個字,“說這個就好像說我要永遠愛你一樣”。他還說:無論你的玫瑰人生還是我的山間野草,今天快樂才是真的快樂。
所謂“山間野草”的快樂,是趙照熱愛的自在、簡單、淳樸的生活,“商業(yè)了好啊,賺到錢了才更有資本做自己喜歡的音樂”。他的靈感往往產(chǎn)生于不經(jīng)意間,“想到什么會直接寫到紙上,我喜歡寫出來的字更有生命力”,“偶爾看到什么會用手機錄音記下當時的沖動,每年都會有幾百條這樣的錄音,里面是一些我的關(guān)鍵詞”。至于“民謠詩人”之類的頭銜,趙照敬謝不敏,“其實我很少改編別人的詞,只有兩首歌,一個是《一棵樹》來自三毛,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是我追求的狀態(tài)。另一個就是葉芝的這首。我只能說好多詩句內(nèi)里本身就有旋律,包括《詩經(jīng)》、李白的詩我都有想過做成歌,但是給它們找到合適的外衣很難??赡墁F(xiàn)在很多人會跟風,把詩刻意做成歌,但對于我來說,創(chuàng)作就是一種生理沖動,被觸動了自然而然就寫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