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次性付款的占比由此前的四成以上回落至三成五左右。
與2009年、2010年交投火爆時期相比,2014年10月廣州二手樓市雖然總體成交量并沒突破;但與9月的全年“冰點”相比則明顯好轉。據合富標準指數調查監(jiān)測,10月份廣州二手樓市的看樓量較9月份增加了三到五成;新收客戶量增加約兩成。合富標準指數監(jiān)測“陽光家緣”二手住宅網簽數據顯示,10月全市二手簽約2063套,19.5萬平方米,較9月份上升三成。從區(qū)域看,天河和海珠的升幅較大,超過四成;越秀、原荔灣、白云、番禺等中心區(qū)的升幅基本在兩三成之間,與大市相當;原芳村、花都、從化等外圍及郊區(qū)的升幅則相對較小。因此,傳統(tǒng)的“銀十”樓市反而變得含金量較9月更足。
二手成交套均面積高達100m2
受房貸新政影響,10月改善換房需求明顯增加。據合富標準指數,10月份廣州換房改善型需求占比創(chuàng)歷史紀錄,高達39.4%,較此前的三成左右增加約一成。據悉,換房改善需求既有“賣一買一”的“首改”買家,也有“再買一套”改善需求,其中天河、海珠、越秀、原荔灣等“首改”需求接近五成。合富房地產經濟研究院院長龍斌表示,這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認房不認貸”新政下,改善買家的入市門檻降低;二是部分迫切換房的買家擔心價格上漲,入市積極性增加;三是部分業(yè)主心態(tài)理性,反價現象不多,部分甚至愿意小幅讓價,“筍盤”供應相對充足。
數據顯示,2014年10月全市十區(qū)二手住宅成交均價27081元/m2,環(huán)比9月上漲6.5%,同比去年10月上漲20%;其中天河、海珠、越秀、荔灣、白云等中心六區(qū)的均價接近3萬元/m2。全市十區(qū)套均總價271.1萬元,中心六區(qū)套均總價接近300萬元。10月份全市十區(qū)二手住宅成交套均面積高達100平方米;此前,二手住宅成交套均面積一直保持在85~90平方米。從成交單價分布看,2萬元/m2以下的成交明顯下降,由9月的五成以上,降至10月的四成;2.5萬元/m2以上的占比明顯增加,由9月份不足三成增至10月近四成,增幅高達一成。
預計四季度以溫和回升為主
統(tǒng)計顯示,10月廣州一手住宅網簽7222套,創(chuàng)年內新高,環(huán)比上漲六成。而二手樓市則相對溫和,交投環(huán)比上升了約三成,大致恢復到較正常的水平。據合富標準指數數據,2014年1月~10月廣州全市二手住宅套均成交總價為212萬元/套,同比2013年上漲了24.85%;中心六區(qū)套均總價233.3萬元/套,同比上漲25.6%。其中番禺、蘿崗、原芳村、金沙洲等外圍及近郊片區(qū)的新盤的價格,大多在150萬元左右。二是二手交易的稅費高昂。大致計算,二手交易過程中產生的稅費等費用,約占總樓價的5%~13%左右。三是四季度以來,新盤供應和推售力度明顯增加,這也較大程度上分流了部分二手買家的關注度。四是部分樓齡偏大的物業(yè)獲得的銀行信貸支持有限。 (記者王荔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