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生活
炎熱的三伏天已經開始,如果平時體質比較弱,就容易出現(xiàn)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精神萎靡、逐漸消瘦等現(xiàn)象,嚴重者還會有低熱、頭暈、胸悶、惡心、汗出不暢等癥狀,但這也恰恰是養(yǎng)生的最佳時間段。那么,三伏天如何養(yǎng)生呢?
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民間百姓說的“苦夏”也就在此時。三伏天的“伏”,是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指初伏、中伏和末伏。
從養(yǎng)生的角度看,在炎炎夏日不吃寒涼的食物是對身體有益的,最好吃跟自己體溫接近的食物,不要為了貪圖一時涼快吃一些冰鎮(zhèn)食物,并且可以多喝一些姜茶,有助于散寒發(fā)汗,補充陽氣。同時,喝些熱水、熱茶,適當出出汗,可達到中醫(yī)所說的發(fā)汗解表功能,起到透里疏通、清熱的作用。
所以三伏天應該避免貪涼,適度使用空調和風扇,在工作場合中,適當調高空調溫度,千萬不可對著空調或風扇直吹。最好常備一件長袖衣,隨外界環(huán)境隨時加減衣服。
此外,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泄,泡溫泉可使水中的礦物質經過穴位經絡有效深入皮膚,通過經絡氣血直達身體深處,與三伏天針灸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覺得泡溫泉有些大費周章,那晚上熱水泡泡腳,也對身體十分有利。
在食物“補養(yǎng)”方面,因為三伏天天氣炎熱,出汗甚多,加上晝長夜短,睡眠時間相對較少,因此能量消耗甚大,需要有合理的飲食來支持能量供給,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補養(yǎng)”。此時節(jié)不適合吃得過于葷腥油膩,三分葷七分素比較合理。
在伏天里應多吃苦味食物,如苦菊、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卜葉等??辔妒澄镏兴纳飰A因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huán)、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是夏季天然養(yǎng)生品。
同時,炎熱的三伏天還容易導致人火氣上升,表現(xiàn)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易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三伏天養(yǎng)生的必備功課。去火的食物,上佳選擇有綠豆、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食物。牛奶營養(yǎng)全,可以溫脾、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三伏天養(yǎng)生“去火”之良品。
很多人到三伏天就會出現(xiàn)各種情緒問題:心煩、焦躁、易怒。夏屬火,與心對應,很多人出現(xiàn)脾氣暴躁、心煩失眠等癥狀,都是因為心火太旺的原因,夏季氣溫高,易使人煩躁、怠倦,因此三伏天除了防中暑外,更要謹防情緒中暑。
那么,怎樣預防情緒中暑呢?專家建議保持心情舒暢,重視心神的調養(yǎng),是預防情緒中暑的關鍵。在三伏天多安心靜養(yǎng),不要遇到一些小事就急躁,一旦出現(xiàn)“情緒中暑”,建議閉上雙眼深呼吸,以緩解自己不安的情緒。(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