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中,加拿大一向是富足安逸之地,屬于西方發(fā)達國家,人均收入也高。然而就在這個令不少人向往的國家,卻有一批人連正常需要的食品都買不起,不得不依靠從“食物銀行”領取免費食品過日子。1月28日,記者探訪了“大溫哥華地區(qū)食物銀行”。
所謂“食物銀行”是一個專為窮人服務的特殊“銀行”,是遍布加拿大各地的慈善福利機構?!般y行”的主要職能是從各個渠道搜集食物,存入“食物銀行倉庫”,然后提供給需要幫助的人。據(jù)媒體報道,約有8%的加拿大人每周都會去“食物銀行”領取免費食品。這里的工作人員多數(shù)都是不拿工資的志愿者。
加拿大第一家“食物銀行”于1981年在阿爾伯塔省的埃德蒙頓市成立,之后多倫多和溫哥華等地也相繼成立了當?shù)氐摹笆澄镢y行”。
“大溫哥華地區(qū)食物銀行”本來是為應付當時的經(jīng)濟危機而建立,沒想到因為需要救濟的人源源不斷,于是就一直堅持走到今天。
這家“食物銀行”的經(jīng)理費雷德曼女士說,由于食品價格持續(xù)上漲,低收入人群的經(jīng)濟壓力越來越大,來此申請免費食品的人也越來越多,這里的工作人員也越來越忙?,F(xiàn)在每周大約有2.65萬人來領取食物。此外,這家“食物銀行”還通過分布在大溫哥華各個地區(qū)的13個分發(fā)站搜集和派送食物。
不少人不得不申請免費食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食品價格上漲過快。去年,加拿大食品價格上漲了近15%,令不少經(jīng)濟上比較拮據(jù)的家庭雪上蒙霜。
“我們曾做過一個調查,我們有一半成員家庭月收入不足1200加元(840美元),一旦支付了全家的生活費、日常開銷和醫(yī)療費用,也就所剩無幾,購買水果蔬菜和食品時捉襟見肘,只好去食物銀行遞交申請表,”費雷德曼說。
她告訴記者,“食物銀行”的物品多數(shù)都是各機構、商店或個人捐贈的不易變質的食物,然后通過他們這里再發(fā)送到低收入人群家庭?!笆澄镢y行”還接受捐款用以購買新鮮水果蔬菜。他們每年收到并轉發(fā)給社區(qū)的食物多達200萬公斤,幫助不少家庭度過了難關。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加拿大人認為困難時接受社會援助可以保證自己和家人最基本的生活,等將來生活改善后,還可以捐助社會、幫助別人,這就是“食物銀行”的魅力。
在一個倉庫的架子上,費雷德曼給記者看了他們準備提供給申請人的意大利通心粉,以及配通心粉的調料。“我們還會把蛋白質放到通心粉里,我們還有罐頭裝的雞肉和三文魚。這些都很不錯,很健康,營養(yǎng)豐富?!?/p>
費雷德曼最后指著貨架說,倉庫里的貨架越來越空了,這意味著需要食物的人越來越多,而捐贈的人越來越少,這種情況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