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日本相模原7月28日電 題:“對歷史罪行的無知是一種罪”——日本民間團體堅守相模湖水庫強征勞工真相
新華社記者胡曉格 楊智翔
在日本神奈川縣,盛夏時節(jié)的相模湖水光瀲滟,游人如織。鮮為人知的是,這處休閑勝地背后,隱匿著一段中國、朝鮮等多國勞工用血淚寫就的悲慘歷史。
7月27日,在日本神奈川縣,游客在相模湖畔游玩。新華社記者 胡曉格 攝
27日,相模湖水庫建設(shè)死難者聯(lián)合追悼活動在相模湖交流中心舉行。周邊民眾、中小學(xué)生以及中國、日本、朝鮮、韓國政府或民間代表等350余人參加,共同悼念因修建相模湖水庫而死去的多國勞工。
神奈川縣相模原市市長本村賢太郎在追悼儀式上說,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包括中國和當時朝鮮勞工在內(nèi)的很多人為建設(shè)相模湖水庫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我們將銘記這段由許多寶貴生命鑄就的歷史……并傳承給下一代?!?/p>
7月27日,在日本神奈川縣相模湖交流中心,民眾參加相模湖水庫建設(shè)死難者聯(lián)合追悼活動。新華社記者 胡曉格 攝
相模湖水庫位于相模原市山區(qū),是日本首個多用途人工湖,至今仍承擔(dān)著供水、發(fā)電等重要職能。1940年至1947年,日本先后征用勞工360萬人次修建這座水庫,除朝鮮半島勞工和日本勞工外,還有被侵華日軍強擄到日本的近300名中國人。由于極其惡劣的勞動條件加上遭受非人欺凌,大量勞工在水庫修建過程中不幸離世,其中有姓名記載的死難中國勞工就有28人。
為守護這段歷史真相,日本有識之士1976年成立了“相模湖水庫歷史記錄會”,以挖掘為修建這座水庫而死難的多國勞工的史料,并從1979年開始每年舉行追悼活動,至今已堅守近半個世紀。
現(xiàn)年70多歲的橋本登志子是該記錄會創(chuàng)始成員之一,也是現(xiàn)任會長。她27日向記者展示了《相模湖町史 歷史篇》一書中記載的被強征中國勞工的受害情況:“必須從天剛蒙蒙亮干到天黑”“中國勞工的伙食極差,有時只能吃玉米面饅頭,有的甚至餓得只能吃草”“因營養(yǎng)不良,206人患皮膚病、48人有腸胃疾病……”
為紀念死難的外國勞工,神奈川縣在相模湖畔建立了一座“湖銘碑”,上面鐫刻著死難勞工的姓名和悼念碑文。2020年,“湖銘碑”旁設(shè)置的展板曾遭人惡意破壞,展板上“勞工被強征”等表述被劃損。
面對外界壓力,橋本和同伴們從未放棄守護歷史真相的努力。在多方協(xié)助下,展板得以修復(fù),追悼儀式依然每年如期舉行。
“正因為是負面歷史,就更不能將其掩蓋。希望整個社會能坦然地談?wù)摗⒄曍撁鏆v史?!睒虮菊f。
上世紀70年代初,橋本曾去過中國農(nóng)村?!爱敃r一位單眼失明的老人突然沖我們怒吼,雖然聽不懂他的話,但從聲音就可以感受到那種憤怒?!睒虮菊f,那一刻她意識到,作為戰(zhàn)后出生的一代,“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戰(zhàn)爭,但當你選擇袖手旁觀時,本質(zhì)上就與加害者無異”。
“對歷史罪行的無知也是一種罪?!睒虮菊f。
在27日的悼念儀式上,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參贊康曉雷說,強征和奴役勞工是日本軍國主義在對外侵略和殖民統(tǒng)治期間犯下的嚴重罪行。追悼會執(zhí)行委員會長期堅持舉辦悼念活動、秉持歷史正義,各界友人和當?shù)孛癖娨沧园l(fā)用鮮花寄托哀思、呼喚和平,以實際行動表達“不再戰(zhàn)”的信念和決心。牢記歷史,是要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當年參與相模湖歷史調(diào)查的記錄會成員大多年事已高。即將接任記錄會會長的古澤梅說,將繼續(xù)講述這段歷史。“如果我們不講,這段歷史終將被遺忘。我們的責(zé)任就是讓孩子們知道這里曾發(fā)生的事實,它不是過去的歷史,而是延續(xù)至今的歷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