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國家領導人近日出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乳制品貿易備受關注。記者了解到,包括伊利、光明、蒙牛、貝因美等在內的中國乳企正搶灘布局大洋洲。一位業(yè)內人士表示,大洋洲奶源價格優(yōu)勢將“碾壓”國內奶源,而乳業(yè)股年底動作頻頻,投資者可觀察其方向。
據了解,目前澳大利亞奶源價格大概是在4元/公斤,新西蘭則達到2元/公斤,即使取消中國目前對澳大利亞奶制品實施的約10%-15%的關稅,新西蘭的奶源加上關稅也依然維持在2元多/公斤,所以澳大利亞奶源相較之下不占優(yōu)勢。對此一位業(yè)內人士稱,現(xiàn)在大洋洲的奶源收購價格再加上他們的品質,的確可以碾壓國內奶源。今年從國內來看已經出現(xiàn)了一大撥奶農虧損賣奶牛的現(xiàn)象,換句話說今年大洋洲甚至其實包括歐洲、美洲在內的其他奶源地也都出現(xiàn)了量足價平的景象,也就逼迫著國內奶源價格一路走低。山東奶業(yè)協(xié)會會長昨天透露稱,在去年下半年的生奶收購價曾經達到每公斤4.5元,至今已經下跌了近2成左右。
業(yè)內人士表示,總體來看,澳大利亞免關稅、新西蘭加大經濟合作應該會給國內的奶牛乳企消費者都產生影響。乳企會考慮更多的進口原料以增強品牌價值,降低生產成本,消費者也就可以選擇更多的進口乳制品,此外有實力的乳企可以通過海外并購獲取奶源等方式來生產自己的進口奶,與恒天然或者澳大利亞乳企相抗衡。據了解現(xiàn)在國內的幾大乳企包括伊利、蒙牛、光明、貝因美、三原、新希望乳業(yè)等等都已經在澳大利亞或者是新西蘭搶灘布局。也就在近日,伊利股份發(fā)布公告稱他們計劃在新西蘭投資20億元人民幣來進行推廣項目,涵蓋奶粉、液奶、生牛乳深加工及奶粉包裝等四大類品牌、四大類別,再加上之前他們已經在新西蘭奶粉工廠進行的12.19億元投資,伊利股份累計在新西蘭投資將達到30多億元。 (記者張棉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