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外交官及媒體人士參加在東京舉行的中日互派記者50周年紀念招待會。蔡虹 攝
20日,中日互派記者50周年招待會于中國駐日使館舉行。外交部長助理劉建超出席會議稱,中國將于今年舉行的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不針對特定國家,希望歷史問題在今年能得到妥善處理。
“我在這里要強調,中國舉行這些活動不針對特定的國家,不針對今天的日本,不針對日本人民,不同當前的中日關系掛鉤”,劉建超說,“今年一年雖然敏感,但是也可以把它變成一個中日關系發(fā)展的機遇之年,使它成為一個為戰(zhàn)爭受害國人民表示歉意,也成為一個減輕日本歷史包袱的一年?!?/p>
19日,劉建超率中國外交部及國防部官員參加了在東京舉行的中日第十三次安全對話。他稱今年因二戰(zhàn)結束70周年而是一個敏感的年份,希望日本和中國人民一起紀念這個有意義的年份。
劉建超向參加紀念活動的日本媒體人士解釋,中國政府和人民歷來把發(fā)動戰(zhàn)爭的戰(zhàn)犯和日本普通的士兵區(qū)分開來,把軍國主義分子和日本人民區(qū)分開來,希望中日兩國和兩國人民通過秉承銘記歷史,開創(chuàng)未來這樣一種精神來處理好兩國關系,同時辦好紀念活動。
劉建超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中日關系,致力于中日友好,致力于中日戰(zhàn)略互惠關系,這一政策不會改變。他呼吁日方與中方共同努力,推動中日關系的持續(xù)改善和發(fā)展。
他指出,1964年是非常值得紀念的一年。中日通過互派記者,相互了解。從大家在對方國家發(fā)出的文章可以看出兩國人民對對方國家及人民充滿善意與期待。中日走和平發(fā)展的道路,共同努力給亞洲及世界帶來和平。
在過去的50年中,兩國的媒體對加深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促進兩國之間的合作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日本外務省報道官川村泰久介紹說,日本向世界各國派遣記者,其中中國是日本記者最多的國家。他希望中日互派記者的制度能夠繼續(xù)順利發(fā)展,日中媒體之間的交流能夠為日中關系和亞洲的發(fā)展繼續(xù)做出貢獻。
關于歷史認識,川村說日本歷代內閣已經發(fā)表了觀點,現在的日本內閣也將整體地繼承歷代內閣的觀點,為亞洲的和平與經濟發(fā)展做出貢獻,與中方一道努力,此方針不變。
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強調,中日關系自去年11月兩國簽署四點原則共識后正在邁向改善的道路,但是改善的勢頭還比較脆弱。調查顯示,80%的中日民眾都是通過媒體來了解對方國家,說明媒體的作用重大。他希望媒體客觀地報道對方國家,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
日本第一批駐華記者、原TBS電視臺記者川越幸夫感慨地回憶他們1964年9月前往中國并此后在華工作的經歷。
第一批9名日本駐華記者分別來自朝日新聞,每日新聞,讀賣,日經,產經,西日本新聞,共同通訊社和NHK、TBS電視臺9家媒體。
川越幸夫說: “我們9名記者雖然事前沒有商量好,但是大家都是抱著這樣一種心情:那就是,深化日中兩國的相互理解,促進兩國友好關系發(fā)展,早日實現邦交正?;?。這一信念將大家團結在了一起?!?/p>
他感嘆道,50年前駐華的9名日本記者中已經有7名離開了人世。今年是日中邦交正?;?3周年,在這43年中,一些致力發(fā)展日中關系的政治家也已離世,了解過去的人越來越少了。
為了亞洲的和平發(fā)展、為了促進中日兩國間的相互了解,中日兩國政府于1964年達成協議,決定互派記者。目前,日本有27家新聞單位在中國的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設立記者站,約110名日本記者在華工作。而來自中國15家媒體的約40名記者在日本的東京和大阪等地設立的記者站工作。
曾經在中國駐站的日本各媒體人士參加了中國駐日使館舉行的招待會,他們與駐日中國記者及中國駐日使館人員等一起觀看了使館精心制作的回顧中日互派記者50年歷程的紀錄片。 (記者 蔡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