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將于3月26日至29日在中國海南博鰲召開。法國前總理、現法國參議院外交、國防和軍事委員會主席拉法蘭作為論壇理事,將再赴中國參加本次年會。這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同時也是《中國青年報》的“老朋友”,在臨行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他不僅回答了關于“亞投行”、“一帶一路”、“中國經濟新常態(tài)”等熱門問題,還對中法兩國合作、氣候變化、聯合國改革等話題談了自己的看法和期待。
《中國青年報》:今年博鰲論壇年會的主題為“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再次應邀出席本次年會開幕式并發(fā)表主題演講,參會的各國領導人也將超過往屆。作為論壇理事會理事,您在去年10月論壇的籌備階段曾在北京與習近平主席會面。您對于此次年會有哪些期待?
拉法蘭:我這次將很榮幸地再次和習主席會面。今年年會的主題仍然將目光聚焦亞洲。可以看到,中國一直致力于讓自身的發(fā)展與亞洲的發(fā)展協(xié)調一致,本次論壇可以說是去年北京APEC會議的一次延續(xù)。
盡管博鰲論壇是一個屬于亞洲的論壇,是亞洲各國政經領袖共商地區(qū)戰(zhàn)略的平臺,但應該注意到,這也是一個世界性的大事。歐洲非常關注亞洲的發(fā)展,因為亞洲和歐洲、美洲一道構成了當今多極世界的支柱,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在博鰲論壇上,我們可以與亞洲朋友自由探討亞洲在全球的地位,同時展望整個世界的發(fā)展。今年,我們將就如何在維護多極世界平衡的前提下加強亞洲的作用展開討論。
《中國青年報》:本次論壇舉行期間,正逢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創(chuàng)始會員國申請截止日(3月31日)前夕,亞投行問題勢必成為論壇熱門話題。盡管面對美國的指責,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近期相繼宣布加入亞投行成為創(chuàng)始成員國。法國為什么要選擇加入亞投行?這將給法國和歐洲帶來什么?這是否可以理解為歐洲認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并開始展開合作了呢?
拉法蘭:法國不會按照美國的指示行動。作為中國的歐洲伙伴,法國相信,加入亞投行不僅將促進亞洲的發(fā)展,也將為世界經濟的增長助力。中法在投資領域的合作將成為未來中歐經貿關系令人印象深刻的亮點。一方面,目前中國有大量的現金外匯儲備,需要考慮如何在全世界范圍內“用好手中的錢”。另一方面,歐洲、非洲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旺盛的需求。中歐雙方在道路、港口、電信領域有廣闊的合作前景。法國不僅通過加入亞投行參與亞洲的建設,也希望和中國一道參與到對非洲的開發(fā)之中。
法國相信,未來幾年將會有大批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陸續(xù)展開,從而形成一股強勁的發(fā)展動力,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具有創(chuàng)新性并且充滿雄心,也符合這種對未來的發(fā)展預期。這項戰(zhàn)略為各國、各大洲提供了一種共同的視角,法國愿意與中國開展合作。
《中國青年報》:中國經濟已步入“新常態(tài)”,經濟增速將有所放緩,同時也面臨更多挑戰(zhàn)。中國今年將經濟增長目標定為7%左右,致力于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包容性,對環(huán)境更加友好。請問您對目前中國的經濟有信心嗎?在這種情況下,法國和歐洲將如何開展對華合作?
拉法蘭:我對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方向并不感到意外,中國在“十二五”規(guī)劃里就已經對經濟發(fā)展提出過類似的目標。我們在與中國等金磚國家對話的過程中也注意到,相關國家的經濟增長都在朝著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更加友好的方向發(fā)展。但是,這種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不會動搖我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與只重數量相比,全世界更期待的是中國取得更加注重質量的7%,這也代表了未來各國經濟發(fā)展的總體方向。我認為,在新形勢下,中國在未來將更加注重中小型、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的發(fā)展,這為在相關領域具有一定優(yōu)勢的法國和歐洲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中國青年報》:去年,中法兩國共同慶祝建交50周年。您如何看待現在的中法關系,兩國關系未來的發(fā)展動力又在哪里?年輕人能夠為推動兩國關系做些什么?
拉法蘭:中法關系現在非常好,而且還在加速發(fā)展!慶祝建交50周年讓兩國關系更上一個臺階,全面深化了兩國的政治、經貿和文化關系。兩國領導人已經實現了互訪,今年,這樣的良好勢頭還將延續(xù),兩國總理很快也將實現互訪。我們在傳統(tǒng)的航空、核能、汽車等領域的合作項目得到進一步推進,并且在城市化、醫(yī)藥衛(wèi)生等新領域找到許多新的合作契機。此外,雙邊投資將成為未來的重要看點。中國在歐洲的投資規(guī)模正不斷擴大,歐洲也希望進一步投資中國。在最近的中法兩國官方往來中,大家提到比較多的就是“合作共同開發(fā)非洲”,共同為非洲的發(fā)展提供資金、技術等必要的幫助。中法兩國在對非洲合作上有各自獨到的經驗,相信可以攜手合作。
我們需要繼續(xù)鞏固兩國年輕人之間的友誼,尤其是增進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兩國領導人已經作出了相應的承諾,雙方需要沿著既定的方向把友誼之路走得更好。隨著兩國青年在科技、學術領域的交流不斷加深,文化領域的交流也必將深化,青年是聯系兩個文明的使者和紐帶。
《中國青年報》:作為今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東道國,法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作了很大的努力。法國希望如何與中國加強合作?
拉法蘭:我們已經與中國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我們對現狀的評估是一致的,我們對“責任”的意義有著相同的理解。中國坐到氣候變化問題的談判桌前就已經向全世界發(fā)出了最有力的動員。對法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在今年的氣候大會上達成一項新的協(xié)議,在中法間取得一致意見,因為這場保衛(wèi)地球的戰(zhàn)斗不能少了中國。
但另一方面,也必須充分理解中國的立場和考慮。要看到,中國雖然已經成為目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它重新回到世界前列的時間并不長。因此,我們不能忽略了中國的現實狀況,一味地強加過多的責任。在這一點上,我對中法關系有信心,兩國的良好關系可以讓彼此充分理解對方的關切,也可以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做出表率。
《中國青年報》:今年3月,法國從中國手中接過了接力棒,擔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0周年,您如何看待聯合國的改革問題?中法兩國如何在聯合國框架之內在重大國家和地區(qū)問題上展開合作?
拉法蘭:聯合國,尤其是聯合國安理會可以說是中法合作的“沃土”。兩國每天都在進行高級別的外交協(xié)商,可以說這里已經成了雙方合作的高級別戰(zhàn)略平臺。法國支持聯合國改革,支持聯合國在解決國際問題時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如今的世界已變得很不安全,聯合國必須朝著更具權威、更加穩(wěn)定的方向發(fā)展,這需要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之間加強協(xié)調。所有的改革都應建立在各個常任理事國共同協(xié)商的基礎上,不能因為改革而讓聯合國處在動蕩之中。
《中國青年報》:去年,法國在國慶日成功舉辦了紀念“一戰(zhàn)”一百周年的閱兵活動,邀請了60個國家參加。今年,中國也將舉行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暨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的閱兵活動,并將邀請有關國家參加。您怎么看中國的相關安排?
拉法蘭:我們能夠理解中國的考慮。在歐洲,人們堅信為了捍衛(wèi)自由與和平,應該履行“記憶的責任”:如果不想戰(zhàn)爭、不想法西斯主義回歸,就絕對不能忘記歷史。但紀念是為了面向未來,為了拉近人民之間的距離,這份“記憶的責任”與仇恨無關。在法國,我們非??粗剡@份特殊的“責任”,會為很多戰(zhàn)爭的完結舉行紀念活動,因為我們的人民都作出過重大的犧牲。法國已經將這份“責任”融入到維護自由、和平和國家的血液之中。
記者 孟小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