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近日,上海,安徽等地都對住房公積金政策進行了調整,降低首付比例,提高貸款額度。這些政策將會對房地產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上海9日公布了住房公積金新政策,購買首套房及二套普通住宅,個人及家庭公積金貸款上限分別由30萬元、60萬元大幅上調至50萬元、100萬元。繳存補充公積金的,各自額度可再分別增加10萬元、20萬元。由此,單戶家庭公積金貸款最多可達120萬元。同時,上海還進一步放寬了提取公積金支付房租的條件。而安徽省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也已對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作出了最新調整,根據新規(guī),安徽省公積金貸款的二套房首付比例將降至30%。
對近期出臺的公積金新政策,有說法認為,這是救市政策。對此,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宏觀政策研究部部長余斌表示,這些政策并不是要讓房地產市場重回高增長軌道。余斌表示,我國的城鎮(zhèn)化率是55%,距離城鎮(zhèn)化率70,基本完成城鎮(zhèn)化的任務還有一定差距,同時,城鎮(zhèn)居民住房改善性需求仍然很大,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內,房地產市場還有增長空間。
余斌:但是我們認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房地產投資將會7%到8%的水平上,為什么是7%到8%呢?我們預計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大致在7%左右的水平上,GDP增長7%左右就意味著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增長達到7%左右,也就是購買能力會保持這樣的收入增長。
而目前的政策,是為了讓房地產市場軟著陸。
余斌:目前房地產市場出現(xiàn)比較大幅度的波動,要讓房地產市場重新回到高增長的軌道,它是來引導房地產市場達到一個新的穩(wěn)定狀態(tài),我們把它叫促進房地產市場軟著陸。(記者杜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