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的公格爾九別峰,近期在加速運動過程中,受到強烈擠壓中部隆起,暴露出約10公里千溝萬壑的冰裂隙。中科院專家20日受訪時說,表面上看好像冰川發(fā)生了較大位移,其實是冰川中部不堪擠壓發(fā)生了“裂變”。
中科院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研究人員在當?shù)刈钚卤O(jiān)測發(fā)現(xiàn),受氣候變暖影響,公格爾九別峰近年降水增多,山頂上覆蓋的冰雪厚度增加,在重力增大的情況下,冰塊和積雪滾落下來,形成冰崩和雪崩。冰崩和雪崩不斷為冰川中下部提供物質來源,致其重力不斷增加,這是冰川上部加速運動的主要因素。
中科院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副站長王飛騰說,進入5月以后,冰川消融增加,冰川底部滑動性增強,導致冰川上部冰體加速運動,它產生的強大動力擠壓下部冰體,冰川在前進中受到阻力,使得中下部冰體抬升,在地勢陡峭地段產生冰崩。
正常情況下,冰川在重力作用下都會產生運動。新疆大多數(shù)小冰川每年平均運動速度在幾米到幾十米之間。由于公格爾九別峰冰川面積大,運動速度遠遠超過了這一數(shù)值?!叭绱孙@著的冰川運動絕不是一夜之間發(fā)生的,至少在兩三個月之前就開始了。”王飛騰說。
2011年至今,公格爾九別峰冰川末端每年以十多米的速度后退。氣候變暖是冰川加速消融的主要原因,一些規(guī)模小的冰川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更為敏感。此外,冰川反照率降低、冰川破碎和崩塌加劇等因素也造成冰川加速消融。
近50年來,中國西部冰川面積縮小18%左右,年均縮小243.7平方千米。其中,阿爾泰山、岡底斯山的冰川退縮最顯著,唐古拉山、天山、帕米爾高原、念青唐古拉山、祁連山的變化幅度居中,喀喇昆侖山、阿爾金山、羌塘高原和昆侖山屬變化幅度最小的區(qū)域。(記者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