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陜西將正式迎來“三伏天”,最熱的時候來了。
中國天氣網(wǎng)訊 今天(13日)正式入伏,今年來最大范圍的高溫便應景來襲。預計,今天,華北大部、黃淮、江淮西部、江漢、江南中西部、華南大部以及重慶、陜西關(guān)中等地有35~37℃的高溫天氣,部分地區(qū)將達39~40℃。
今日我們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這意味著對抗高溫、潮濕、悶熱天氣的持久戰(zhàn)即將拉開。今天西安最高溫仍在35℃,市民要注意防暑降溫。
昨日氣溫創(chuàng)下入夏新高
昨日,在烈日炙烤下,我市儼然有點像個大火爐,將身在其中的人們烤得有些暈頭轉(zhuǎn)向。午后室外的行人都步履匆匆,躲避著烈日的威力。不少網(wǎng)友在網(wǎng)上調(diào)侃:“西安的大街上已經(jīng)可以隨時燒烤了,大家可以準備好雞蛋、土豆開烤了。”
昨日上午9時,西安市氣象臺發(fā)布今年首個高溫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三日,我市大部分地區(qū)最高氣溫將升至35℃以上,提醒相關(guān)部門及市民朋友注意防范。
昨日,我市氣溫創(chuàng)下了入夏新高。截止到16時,我市大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35℃以上高溫天氣,其中西安城區(qū)35.0℃,高陵35.4℃、臨潼35.4℃、藍田35.2℃。
今年三伏天比去年多10天
今日正式入伏,今年的“三伏”天共40天,比去年多了10天。7月13日開始“初伏”,7月23日入“中伏”,8月12日入“末伏”,8月22日“出伏”。俗話說“熱在三伏”, “三伏”天出現(xiàn)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為何三伏天是最熱的?據(jù)氣象專家介紹,入伏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fā)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會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三伏”天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高溫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氣溫高而濕度小的干熱性高溫;另一種是氣溫高、濕度大的悶熱性高溫,稱為“桑拿天兒”。
今日最高溫仍在35℃
今日我市高溫將持續(xù),明日將會有陣雨,但氣溫仍高。今天白天,我市以多云到晴的天氣為主,最高氣溫35℃,最低氣溫25℃;今天晚上到明天,陰天轉(zhuǎn)陣雨,氣溫將在23~33℃;15日陰天轉(zhuǎn)多云,氣溫將在21~32℃。
近期氣溫較高,午后市民要盡量減少戶外活動,高溫條件下作業(yè)和白天需要長時間進行戶外露天作業(yè)的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入伏后,天氣炎熱,飲食上要注意清淡,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可以喝些綠豆湯、菊花茶等消暑湯水。注意早睡早起,午間要適當休息。
未來一周高溫持續(xù) 悶熱或成主旋律
數(shù)據(jù)顯示,12日白天西安的最高氣溫徘徊在35℃上下,但因為在前一天有部分鄉(xiāng)鎮(zhèn)出現(xiàn)了小陣雨,所以仍然讓人感覺很悶熱。
據(jù)統(tǒng)計從11日開始,全省大部分地區(qū)的最高氣溫都超過了30℃,但35℃始終向一個無法逾越的溫度高峰,目前還沒有哪個地方能打破,最高的也不過是安康的旬陽和渭南的華陰都達到了34.5℃。
而隨著夏天進一步深入,未來三天除陜南局地有陣雨外,全省晴天間多云。14日受新疆東移低槽影響,全省云量增多,陜南部分地方有陣雨,13日氣溫或會達到頂峰,將會有多地突破35℃大關(guān)。
15日,陜北、關(guān)中多云,陜南陰天,部分地方有小雨。16日,全省陰天,關(guān)中、陜南有小雨。17-19日,全省以多云天氣為主。預計下周平均氣溫,陜北、關(guān)中北部22~24 ℃,關(guān)中南部、陜南24~26℃,與歷年同期比較屬正常。
13日正式進入“三伏天” 最熱的時候來了
根據(jù)測算,從13日開始將正式進入“三伏天”,而今年由于夏至到立秋有5個庚日,所以今年的三伏天比往常要多10天,一共是40天。
氣象專家解釋,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金怕火燒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規(guī)定從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10天),從夏至后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個庚起為末伏,也稱終伏(有10天),總稱為三伏。
而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xiàn)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xiàn)5個庚日則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時十天,有時是二十天,而“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
氣象專家表示,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熱的一個時期,這個時候往往是氣溫高、濕度大、風速小。會有一種“蒸籠”的感覺,因此市民朋友要注意避暑,高溫下的工作人員應縮短連續(xù)工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