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球迷的熱情自2002年世界杯之后,還從未如此高漲。今天下午,記者在比賽前5個小時走進堪培拉體育場,此時已有不少興奮的中國球迷在體育場外布置橫幅,這批專程從國內(nèi)趕來的球迷還隨身帶著喇叭和鼓,體育場門口的保安告訴他們,鼓可以帶進去,喇叭不行。
陽光炙烤下,路邊樹上知了“吱吱吱吱”的叫聲,很快淹沒在球迷的歡聲笑語中,體育場的工作人員說,堪培拉體育場的容量是2.5萬人,目前已賣出1.8萬張票,估計其中近80%的票被中國球迷買走。
上百名中國記者在比賽前兩個小時就開始忙碌,多家電視臺和網(wǎng)站請來的解說嘉賓,幾乎能組成10年前那屆國家隊的半壁江山,本屆亞洲杯賽,中國足球“奮起”的決心帶動了一波又一波的追逐熱浪。
曾在國足首場比賽中和王大雷有過“短暫交流”的球童史蒂芬·懷特,曾有一天被請來觀看國足訓(xùn)練,場邊蜂擁而上的媒體記者讓這個12歲男孩兒受寵若驚,他緊張地一度說話都有些結(jié)巴。
和中國足球的熱潮相比,澳大利亞人對亞洲杯的關(guān)注度似乎不太高,只有臨近體育場的小路邊才懸掛了數(shù)量不多的亞洲杯旗幟。商場、餐廳、酒吧這種最適宜借足球賽事招攬生意的商業(yè)場所,基本上沒什么動靜。當?shù)仉娨暸_體育頻道大量播放的節(jié)目是板球、橄欖球、網(wǎng)球和自行車比賽。亞洲杯足球賽除了比賽日的兩場直播,賽事集錦也只有在新聞時段才能看到,雖然布里斯班體育場一位志愿者告訴記者,澳大利亞各地電視臺的體育頻道每晚都會有賽事介紹和比賽重播,但他承認,澳大利亞足球隊水平不低,并不代表這項運動在這里最受青睞,“FOX體育臺轉(zhuǎn)播的歐洲足球賽事收視率也不是很好,澳大利亞人對亞洲杯賽確實不太關(guān)心?!?/p>
亞洲杯的票務(wù)銷售情況也印證了志愿者的說法。本屆亞洲杯小組賽票價分為三檔,位置最好的一等票價格為30澳元,位置稍差的二等票價格為10澳元,最便宜的三等票票價是5澳元,但并不昂貴的票價仍然很難把澳大利亞人請進足球場,就連有東道主參加的比賽也有不少空位,堪培拉體育場的工作人員說,“淘汰賽時情況可能會好一些?!?/p>
為什么被許多國家奉為第一運動的足球運動在澳大利亞并非“最得民心”,就連亞洲杯這樣重大的洲際賽事都缺乏競爭力?答案或許非常簡單:在澳大利亞,民眾的自我體育健身意識極為強烈,清晨、中午、傍晚,隨時隨處可見跑步、騎自行車的鍛煉者,老人、壯年、青年和孩子,無論男女,健康、富有朝氣的身影隨處可見——在眾多的運動項目面前,幾乎人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足球反而不算“熱門項目”。
因此,記者在布里斯班機場遇到的昆士蘭州橄欖球隊隊員,甚至不清楚亞洲杯哪天開幕也就不足為奇了。在報道強度上,亞洲杯也很難比肩即將開幕的澳網(wǎng)公開賽,上周《周日郵報》上最有意思的消息,也不是亞洲杯賽事,而是澳大利亞總理阿伯特給澳大利亞國家錦標賽(傳統(tǒng)公路自行車賽事)寫的一封公開信,這封信發(fā)自肺腑地表達了阿伯特對這項賽事的贊揚與熱愛——這項賽事前幾天在維多利亞州著名的巴寧揚賽道落幕,綠刃車隊車手西蒙·杰納斯獲得最重要的男子精英賽冠軍。據(jù)說,上個月阿伯特還特意抽出一天時間參加了綠刃車隊的訓(xùn)練——從體育角度講,阿伯特是個不折不扣的自行車運動愛好者,從宣傳角度講,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在體育領(lǐng)域的身體力行,也是很不錯的新聞素材。
本報堪培拉1月1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