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文部科學相下村博文在記者會上表示,將研究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后把主會場新國立競技場的管理和運營業(yè)務委托給民間企業(yè)。雖然主管單位日本體育振興中心(JSC)估計體育場全年收支可以實現盈利,但下村指出如果將未來大規(guī)模維修費的準備金也計算進去就會出現虧損。由于建設費用高達252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8億元)遭到輿論批評,政府希望以此顯示減輕國民負擔的姿態(tài)。
根據JSC去年8月制定的收支計劃,奧運會后新國立競技場預計一年中有80天承辦體育賽事,12天舉辦音樂會等活動。所獲的場地費和商品銷售收入全年可達38.4億日元,扣除草坪維護、安保等費用,預計可盈利3.3億日元。
然而,為減輕噪音設計的開閉式頂棚因對工期影響較大而被推遲至奧運會后安裝。這不僅使音樂會的舉辦變得困難,且一旦工程開工體育場將暫時無法使用,收入必然會大幅減少。
此外,JSC還在收支計劃之外估算了體育場建成后50年中必須的大規(guī)模維修費約為656億日元。JSC設想維修資金不僅僅依靠運營收入,還要求國家負擔一部分。對此下村表示:“考慮到維修費準備金的負擔,(總體上)難以實現盈利。必須努力減少稅金的投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