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南璽
9月1日清晨,剛從鎮(zhèn)上開完會的山陽縣漫川關(guān)鎮(zhèn)板廟村黨支部書記夏飛,沒顧上歇腳,就急匆匆直奔五保戶成善友家,這是洪災(zāi)后,他第五次上門察看老人因災(zāi)受困的生活情況。
板廟村坐落在漫川關(guān)鎮(zhèn)西南部,距離鎮(zhèn)中心17公里。7月9日,一場特大暴雨突襲而來,昔日安靜秀美的小山村,一夜之間被洪水沖刷得滿目瘡痍,房屋、道路、農(nóng)田都留下了洪災(zāi)的痕跡。
“大災(zāi)大難面前,黨組織靠不靠譜、黨員干部行不行,老百姓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夏飛一邊幫成善友家檢查水龍頭是否能正常出水,一邊感慨。小院的墻面上,一道清晰的水印蜿蜒向上,仿佛還在無聲訴說著那場洪水肆虐時的驚心場景。見夏飛來了,71歲的成善友急忙上前拉住他的手,眼眶瞬間紅了:“夏書記啊,那天要是沒有你,我這條老命早就沒了!”
時間倒回7月9日凌晨5時許,彼時暴雨如瓢潑般傾瀉,路面的積水很快漫過了腳踝,順著地勢往低洼處涌。“得趕緊去成善友家!他孤身一人,年紀又大,住的地方還地勢低,肯定危險!”當(dāng)時正和村干部一起冒雨巡邏的夏飛,語氣急促地喊了一聲。不等其他人反應(yīng),他已經(jīng)卷起褲腿,攥著手電筒往成善友家的方向跑去。“我跟你一起!”村文書李緒財見狀,也立刻跟上。
雨越下越急,路上的水流越來越?jīng)坝?,渾濁的洪水裹著碎石、樹枝在路面上翻滾。看到眼前那么猛的雨、那么急的水,夏飛心一下子揪到了嗓子眼——成善友家在比較低的地方,萬一……突然,“哎喲”一聲,夏飛腳下一痛,借著微弱的手電光,李緒財看見一股鮮紅的血正順著夏飛的褲腳滲出來,在渾水里格外刺眼。“夏支書,你腳是不是被啥東西戳傷了?”李緒財急忙問道。夏飛停頓了幾秒,試著慢慢挪了挪腳,咬了咬牙擺手:“沒事,別耽誤,趕緊走!”
等兩人蹚著水趕到成善友家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倒吸一口涼氣:齊腿脖子深的洪水已經(jīng)把房屋團團圍住,而成善友還在屋里屋外來回跑,執(zhí)意要把壇壇罐罐往屋外搬。“大爺!快跟我們走!東西別要了,保命要緊!”夏飛來不及多解釋,一把拉住成善友就往村外的大路上拽。“不行啊,那都是我的家當(dāng)!扔了就沒了!”成善友固執(zhí)地往回掙,還想轉(zhuǎn)身回屋。“家當(dāng)沒了能再掙,人沒了可就啥都沒了!緒財,咱倆趕緊把大爺架走!”說話間,夏飛和李緒財一左一右架起成善友,硬是把他護送到了安全的大路上。
等把成善友安頓到村辦公室時,已經(jīng)是早上6時30分,可傾盆大雨依舊沒有停歇的意思。夏飛顧不上擦汗,轉(zhuǎn)身找到副支書程伊洲:“程支書,現(xiàn)在電話打不通,各組情況不明。咱們趕緊組織周邊的黨員和年輕勞力,在移民安置點附近的路上挖幾條臨時引水渠,把水引到河里去。安置點住的人多,必須確保這里絕對安全!”
一聲號召下,附近的年輕黨員、村民紛紛扛著鐵鍬、握著鎬頭趕來。十幾個人頂著大雨,彎腰弓背地掄起工具,泥土混著雨水濺得滿身都是,沒人叫苦、沒人停歇,爭分奪秒地和洪水“搶時間”。沒過多久,3條5米多長、40厘米高的臨時引水渠就挖好了。順著水渠的方向,原本涌向安置點的洪水被順利導(dǎo)流到河里,安置點內(nèi)的積水漸漸退了下去。
直到上午9時許,暴雨才漸漸減弱。夏飛帶著村“兩委”干部挨家挨戶確認,當(dāng)?shù)弥宕迕穸计桨矡o恙時,他心里懸了一整夜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現(xiàn)在村里斷水、斷電、斷通信,大家先歇會兒,等一下咱們分片去各組查看災(zāi)情,統(tǒng)計損失。”夏飛話音剛落,大家才注意到他的右腳踝處,一道約5厘米長的傷口還在隱隱滲血,褲腳早已被血和泥水浸得發(fā)硬……
9月1日下午,安頓好成善友后,夏飛馬不停蹄地去看望代付志等3位身患重病的人,仔細詢問他們的用藥情況和生活需求。離開后,他又趕往村集體經(jīng)濟魚塘,那里是村民增收的希望,得趕緊看看清淤進度和養(yǎng)殖恢復(fù)情況。“今年我們村先后爭取到40多萬元資金,改造5個魚塘,還添置6臺制氧機、自動飼料投喂機等設(shè)備,養(yǎng)了虹鱒、鱸魚、中華鱘等淡水魚30多萬尾。要是后續(xù)管護順利,今年產(chǎn)值能有100多萬元哩!”看著魚塘里歡騰跳躍的魚群,夏飛的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關(guān)鍵時刻,黨員干部就要往前趕!”夏飛的話樸實卻有力,“洪水退了,但老百姓的期盼沒停,路啥時候能通?斷了的水電啥時候能恢復(fù)?壞了的基礎(chǔ)設(shè)施啥時候能修好?面對這些困難,我們村‘兩委’絕不會等靠要,一定抓緊時間干,爭取早日給老百姓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