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四皓墓園外景
商山四皓墓園內(nèi)的碑林園
商山四皓墓園一角
商洛日報訊(文/圖 本報記者 劉少鴻 唐淑君 左 京)唐朝詩人白居易經(jīng)過商于古道時寫下詩句:“我有商山君未見,清泉白石在胸中。”此中提及的正是位于我市丹鳳縣商鎮(zhèn)境內(nèi)的商山。在商山腳下的四皓墓村,坐落著一座占地3畝左右的古樸的商山四皓墓園。沒有絕世的雕欄畫棟、亭臺樓閣,但此墓園是商于古道上絕對不容置疑的精神地標(biāo)。據(jù)史料所載,公元前200年左右,秦朝的四位博士東園公唐秉、甪里先生周術(shù)、綺里季吳實和夏黃公崔廣為避秦禍長期隱居商山,與商山結(jié)緣。后其出山助漢高祖太子劉盈順利登基后辭高官厚祿,又歸隱商山,后人感其皓皓風(fēng)骨,尊為“四皓”。千百年來,往來于商于古道上的文人墨客、達官貴人、商賈游人,將四皓的故事傳頌?zāi)媳睎|西。
四皓墓園談四皓
夏日的四皓墓里,古柏清翠蔥郁,亭亭如蓋。3位先賢(東園公唐秉、綺里季吳實和夏黃公崔廣)的墳?zāi)贡4嫱旰?,表層被碧絲一般的綠草輕輕覆蓋。墻壁上,隨處可見刻畫著四皓故事的碑文,在青磚古瓦的映襯下更顯古樸脫俗。在墓園的前院里還可見很多精致的盆栽,為陵園更添一絲靈氣。盆栽的主人也是四皓墓里唯一的管理人員,名叫楊忠錄。老楊今年67歲,自上世紀(jì)90年代從丹鳳縣文化館調(diào)入四皓墓文管所,老楊在這里已經(jīng)堅守了20多年。“2007年本來已經(jīng)到了該退休的時候,但沒有找到接替的人,我就一直在這干著。”老楊說。
有關(guān)商山四皓的史料如是記載:時漢高祖劉邦欲廢太子盈,立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呂后雉用張良策,令卑詞安車,招四皓伴游。劉邦見后認為太子有德望,且羽翼已成,遂打消廢立之意。盈稱帝,呂后封四皓,不受。仍入商山隱居。四皓歸天,葬于商山之陰商洛鎮(zhèn),陵園稱四皓墓。相傳漢惠帝為四皓興墓時,由三千御林軍從長安帶來結(jié)實細密、略稱粉白、立身較好的壤土為冢。昭令過往之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頂禮膜拜,年年祭祀。商山四皓由于其不慕名利的品行而受萬世稱頌。
常年在四皓墓園工作,老楊自己都數(shù)不清楚把商山四皓的這段故事給別人講了多少遍,而每次講解他都會將自己新學(xué)的歷史知識融合進去,令講解聲情并茂、引人入勝。如今,老楊儼然已成為四皓文化的研究專家。但老高中畢業(yè)的老楊面對往來游客的贊許總是風(fēng)淡云輕地笑著說:“成天要在這兒講,我不懂就學(xué),聽王立群教授的《百家講壇》,研究漢史。平時來的客人里有好多專家學(xué)者,人家講我就在這聽,也記下來。我還搜集一些當(dāng)?shù)仃P(guān)于四位老先生隱居的傳說。也就是把這些學(xué)來的東西都融合到我的講解里頭,全面一點,有意思一點罷了。”每每提起四皓,老楊總稱之為“四位老先生”,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卻也親切非常。讓老楊談四皓,他總有說不完的話,表達不盡的感情,可以說,四皓精神侵潤著老楊工作學(xué)習(xí)生活的每一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