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商洛共發(fā)展
雖然在異鄉(xiāng)打拼,但商洛市場的湖北人仍然帶著他們的鄉(xiāng)風民俗和生活習慣。譬如在飲食方面,湖北人最喜歡吃大米,一日三餐頓頓米飯也不為過。湖北人喜好魚肉,他們有“無魚不成席”的傳統(tǒng)。他們也和商洛人一樣喜歡喝酒,猜拳、行酒令他們樣樣在行。與商洛幾個人湊一起隨意整幾瓶酒,邊喝邊聊天的豪爽性格略有不同,依這些湖北人的性情,他們相對喜歡清靜和“慢慢來”,講究邊吃邊品并細嚼慢咽。
另外,在孩子就業(yè)問題上,湖北人的思想則比商洛人開明得多。像夏義平的兒子在商洛考上公務員,讓他們更多的是覺得對貧家出學子、對異鄉(xiāng)人融入商洛生活的一種驕傲。對于孩子未來的工作,他們則認為,沒有正式工作就打工,就做點小生意,只要人勤快,肯吃苦,怎樣都能賺錢,沒有必要逼孩子擠這一座獨木橋。
思想觀念的不同,并不影響這兩地人和睦相處,他們也都慢慢地融入了商洛生活,在當?shù)亟Y交了不少朋友。史國祥熱情地向記者介紹了他在商洛的兩位朋友。一位是西荊的李加強,因為有個商戶欠了他幾百元的貨款,好幾年都沒給他,同為生意人的李加強聽說了之后,他主動和那個商戶溝通,幫他要回了貨款。還有一個商戶是硯池河的蔣新海,看到他們一年到頭不出門,來進貨時老是邀請他們一家到硯池河去玩。后來,還將史國祥的父親帶到他們家去玩,隆重地接待他們,回來時還帶了不少的土特產。這一切都讓他們非常感動,也為他們有這樣的朋友而高興。
市場像一只無形的手,把這些湖北人拉到商洛安家落戶,他們用聰明才智帶給商洛繁榮的同時,也潛移默化的融入了商洛。湖北人善于做生意,熱情好客,也吃苦耐勞,在感慨國家政治清明、經濟向好的同時,心里不由流淌一句話就是:咱們商洛、湖北人民一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