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就注定終身做按摩師?不!”32歲的重慶盲人青年鄭建偉在英國獲得碩士學位之后,踏上了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之路。
熱愛教育的他,在家鄉(xiāng)辦起了英語培訓班。盡管這個盲人青年曾屢屢取得“不可思議”的成績,此次創(chuàng)業(yè)依然是他最大的人生冒險——他面對的是看不見的世界和未來,他甚至不能上街發(fā)放傳單,也不知道渴望學習地道英語的孩子在哪里。
幾個月下來,他的創(chuàng)業(yè)道路顯得格外艱辛。但夢想沒有坍塌,他渴望打破盲人的人生天花板。
此前,他的夢想已經(jīng)讓很多“不可能”成為“可能”:雖然眼前一片黑暗,但他通過電腦“看”到這個紛繁的世界,更用雙手“摸”出6.5分的雅思成績,最終“走”進英國埃塞克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而今,他選擇勇敢地闖向未來。
夢想也曾讓他走上人生的巔峰時刻:去年5月16日,他被評為全國自強模范。現(xiàn)在,他和家人期待著,夢想能推動他創(chuàng)業(yè),去改變更多的事情。
這個“讓盲人靠知識而不是手指去維持生計”的夢想,源于他的孩提時代。
1983年,鄭建偉在重慶市黔江區(qū)出生,幼時的他近乎全盲?!疤镒指裰械拿P字,都無法看清筆畫,只能隱約看見格子?!?/p>
借助這微弱的視力,他展現(xiàn)出讓人驚嘆的感知能力,甚至學會了騎自行車。7歲時,鄭建偉被父母送往重慶盲校求學,開始了離開家鄉(xiāng)、獨自生活的日子。
盲校與普通小學有很大差異:和他一起進入一年級的10多名學生中,只有他一個適齡的孩子,只有兩人小于10歲。
盲校以就業(yè)為導向辦學,讓孩子學一門技能,以后能夠謀生。在小學和初中,鄭建偉先后學習過五行、解剖和普通針灸、推拿、中西醫(yī)基礎理論。而文化知識的學習只能淺嘗輒止,“學校和學生都不太重視”。
“那時很多人說,一定要學好按摩,以后才有飯吃,要不就只能去算命。但是,我不信這一套?!编嵔▊フf。
鄭建偉初中畢業(yè)時,正逢青島盲校成立全國第一個盲人普通高中部,他立即報了名,“要知道,那時候能上高中,對我來說,是多么值得高興的事?!?/p>
在青島盲校,學制、課程、教材與普通高中基本一致,沒有按摩課程,老師使用盲文教孩子學習。
2001年,“更愛讀書”的鄭建偉通過“單招單考”成功考上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
他在大學學的是針灸推拿。2006年,大學畢業(yè)的鄭建偉進入黔江中醫(yī)院,當了一名針灸科醫(yī)生,每月能掙兩三千元。
但鄭建偉并不快樂,他無法割舍自己的夢想。他喜歡讀書:“誰說盲人就一定要靠按摩為生?能不能靠腦袋而不是手指維持生計?”
他希望繼續(xù)攻讀研究生,可是國內(nèi)沒有招收盲人的研究生學校和專業(yè)。這意味著,如果堅持深造,只能出國。
2008年,鄭建偉決定報考雅思,出國留學。2009年10月,他正式辭職了。
即便對健全人而言,從頭開始學習英語,參加雅思考試,也不是一件易事,而對英語幾乎是一張白紙、完全失明的26歲青年鄭建偉來說,這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家人、朋友都不太贊同我辭職,擔心我的生計問題,畢竟在醫(yī)院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可以安穩(wěn)熬到退休。”他回憶說,“去留學,父母更是不放心,家里特意為此事討論了好幾次。但最后一致認為,父母不可能照顧我一輩子,還是要靠自己獨立解決?!?/p>
鄭建偉自己也經(jīng)歷了掙扎,但他最終戰(zhàn)勝了內(nèi)心的恐懼和彷徨,全身心備考。
鄭建偉從網(wǎng)上找到《新概念英語》的電子版,一步步從基礎學起。26個英文字母變成了密密麻麻的凸點和凹點,讀懂一個單詞,都要把字母“摸出來”,再在心里拼一遍。
從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鄭建偉先后3次走進雅思考場。這位西南地區(qū)首位雅思盲人考生考出了6.5分的成績(滿分為9分),這意味著他能“較有效地運用英語”。
考試期間,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單獨為他開了一間辦公室作為臨時考場。原本10多頁的考卷被翻譯成近百頁的盲文考卷。健全考生幾十分鐘就能完成的閱讀題,鄭建偉要摸上幾個小時。
這是一場馬拉松式的考試,從早上9點一直考到晚上9點,考了12個小時。
后來,他被埃塞克斯大學對外英語教學專業(yè)錄取,攻讀碩士,成為這所英國一流院校的一位盲人學生。
在英國讀書期間,教學實踐是鄭建偉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很多同學有過英語教學的經(jīng)驗,鄭建偉卻沒有?!捌鸪跷矣幸恍┳タ瘛!彼貞浾f。
“老師對我說,不要試圖把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設計得很完美,以此來掩飾自己身體上的不便。不方便就不方便?!彼f,這種提示讓自己豁然開朗,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更獲得了人生的成長,“放開你自己,不要把自己包裹得太嚴實?!?/p>
“留學的最大收獲,是驗證了一個假設:讓殘疾人士和健全人在同一環(huán)境接受融合教育,這種經(jīng)歷非常重要。”他說,人是需要認同的,需要融入某一集體,如果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被隔離在社會生活之外,那么,心理上始終會有影響。
盲人的學習效率較低,鄭建偉不得不在課外花更多的時間,但他也積極地開展社交,“和同學朋友聊天,甚至去酒吧喝上一杯”。
在校期間,他完成了8篇3000字左右的文章,還完成了1.5萬字的畢業(yè)論文,研究如何提升視障國際學生的學習體驗。
其間,他入選2013年“感動重慶年度人物”。頒獎詞寫道:即便是健全人,也未必能有你那清晰的方向。自幼在暗夜中摸索,想尋覓一條光明通道。不祈求神助,全憑心血付出,去點燃心中的燈,照亮失明的世界——胸懷夢想天地寬。
去年9月,畢業(yè)論文通過后,他去倫敦和北京游歷,萌生了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搞英語培訓的念頭。
11月,他回到重慶老家。依靠最原始的熟人介紹的方法招生,當月月底,他招到了第一個學生,在他的輔導下,學生的期末考試提升了20多分?!翱梢哉f是初見成效,給了我很大鼓舞。”
他的學生隊伍也隨之壯大。雖然招收的學生不算多,但所得收入基本能維持生活。
對這個盲人碩士來說,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比其他人來得更為坎坷?!按_實困難很多,比如,怎么才能找到學生?!彼鄲烙谧约翰荒苋グl(fā)放傳單,缺乏有效的宣傳,無法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身體的不便還是給了我很多制約,交往的圈子也不夠大,招生就是一個現(xiàn)實的問題?!?/p>
對于未來,他有著焦慮,“這撥培訓的孩子走了,誰來續(xù)?”此外,他也受到資金、場地等問題的掣肘。
但生活的歷練讓他習慣于面對挑戰(zhàn),“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慢慢來?!编嵔▊ト猿錆M信心,“首先是我真正確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其次,我致力于提升學生說和寫的能力,這正是中國學生所欠缺的;最后,我可能有比一般人更強的耐心?!?/p>
他還有著更為遠大的理想:“我熱愛教育,希望能開一所可以讓任何人入學的學?!獙W生不受身體障礙的影響?!?本報記者 田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