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 題:航天“領軍人”葉培建和他掛心的中國深空探測軍團
中新社記者 楊柳
見到航天“老帥”葉培建時,他正在入住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駐地里繞圈,“熟悉一下環(huán)境,探一探地形”。
探測,這項葉培建從事了十多年的職業(yè),將引領他和他的深空探測團隊在2020年奔向無人之境,“火星”?!爸袊交鹦恰,F(xiàn)在各方的認識已經達成一致,目前正在積極進行方案設計和技術攻關。我們有信心趕上2020這個火星發(fā)射周期年?!?!-- 1807:新聞通發(fā)頁 大畫 類型:固定廣告位 尺寸:300x250 -->
年過七旬的葉培建人稱“嫦娥之父”。他帶領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深空探測團隊,成功研制了“嫦娥一號”衛(wèi)星到“嫦娥五號”探測器?!盎鹦翘綔y飛行器,也是我們這個團隊在研制”。
葉培建告訴中新社記者,團隊自2002年組建,如今已從成立之初的十幾人發(fā)展到上百人。主力軍也逐漸從“70后”過渡到“80后”。2014年,這個團隊被國家授予全國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獎,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航天團隊。
當記者想聊聊他的角色時,葉培建卻說,“還是說說年輕人吧。孫澤州是‘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tǒng)的總設計師,饒偉、張熇任副總師,孟林智做總體設計,黃曉峰管測控……還有許多能干的年輕‘女嫦娥’。他們在繼承‘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精神的基礎上,尤其表現(xiàn)出了熱愛祖國、勇于攀登和團隊精神的特點?!?/p>
目前,團隊正在集中精力為明后兩年發(fā)射的“嫦娥五號”和“嫦娥四號”做準備。在掌握了探月工程“繞、落、回”的技術與經驗之后,葉培建的團隊對火星有了更深遠地遐想。“我們準備把繞火星探測,對火星全球觀測,著陸火星,以及把在火星上進行巡視、勘測結合起來。通過一次工程,把環(huán)繞、著陸、巡視都完成。如果成功,這在世界上將屬首次。”
葉培建深知這對整個團隊是巨大挑戰(zhàn)。但他相信,挑戰(zhàn)也可以成為更大的跨越?!叭绻@一步能實現(xiàn),中國將邁入火星無人探測的先進行列”。
去年,一部名為《火星救援》的美國電影全球上映。談及影片中有關中國航天成為拯救行動的關鍵一環(huán),葉培建并不“沾沾自喜”?!昂萌R塢是為了中國市場。不要以為美國要在航天領域開放與中國合作。如果真愿意合作,那些在美國召開的國際航天會議,就請美國不要再拒絕向中國科學家發(fā)放簽證,改變‘口惠而實不至’的現(xiàn)狀?!?/p>
對于“探火”的開放程度,葉培建稱,整個工程由中方主導,但也不排除在科學探測目標和測控方面加強國際合作。
北京時間3月2日,載有3名宇航員的“聯(lián)盟TMA-18M”飛船返回艙安全著陸。其中,美國宇航員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在為期340天的任務中,做了400多項試驗,繞地球飛行2.3億公里,觀看了10944次日出和日落。
“國際空間站是國際合作的成果,也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比~培建認為,這其中特別寶貴的是科學家可以通過Scott Kelly與其雙胞胎兄弟、美國前宇航員Mark Kelly進行比對,研究太空生活對人體產生的影響?!斑@樣的比對更加可靠。”
“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夠看到中國人登上月亮?!比~培建說?!澳壳爸袊鴽]有載人登月計劃。不過,作為航天人,我們正在為載人登月進行各種技術準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