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6月16日電 據(jù)外媒16日報道,科研人員計劃在日本近海設(shè)置大型浮動欄柵,以期清除5.25萬億件污染環(huán)境的海洋垃圾。
荷蘭非盈利組織海洋清理基金會將于本月底開展相關(guān)測試。如果成效良好,科研人員最早將于明年在日本南部的對馬島海岸外推行計劃,設(shè)置系泊平臺和浮動欄柵。
整個浮動欄柵將長2000米,成為有史以來最長的海上漂浮裝置。
對馬島長期面對海洋垃圾問題,每年耗資上百萬美元清理垃圾??墒钱?dāng)?shù)毓賳T阿比留(Takahito Abiru)表示,不論多努力清理,總是有海洋垃圾沖上岸。
目前多數(shù)海洋清理工作是依靠船只出海打撈垃圾,但這個方法費時費力。相較下,海洋清理基金會則是利用海流,“等候”垃圾沖入欄柵。
此外,由于采用的是浮動欄柵,而非漁網(wǎng),所以浮在海面的塑料垃圾被攔下的同時,海洋生物仍可繼續(xù)從欄柵下方游過。
對馬島官方正探討將欄柵收集回來的塑料垃圾再循環(huán),開發(fā)替代能源。
由荷蘭20歲青年史拉特(Boyan Slat)創(chuàng)立的海洋清理基金會,目標(biāo)是于五年內(nèi)清理夏威夷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之間的海域。該片海域被稱為“太平洋垃圾帶”,大量海洋垃圾漂流聚集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