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23日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8月21日至22日對蒙古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中蒙兩國簽署多項合作文件,涉及外交、經貿、運輸、金融、文化、礦產等眾多領域。外媒對此給予廣泛關注,熱議中蒙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確立將雙邊關系提升至歷史新高度。
蒙古通訊社22日撰文稱,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主席贊·恩赫包勒德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蒙古國總統之邀,對蒙古國進行國事訪問,與蒙方簽署多項重要協議表示感謝。他指出,在習近平主席訪問期間,雙方所簽署的各項文件為進一步推動蒙中兩國交流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俄羅斯之聲”廣播電臺22日撰文稱,習近平主席訪蒙,是近11年來中國國家元首對這個國家的首次訪問。兩國領袖本次談判中涉及到雙邊在能源、礦產開采、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文交流方面等問題,其中大部分屬于實用層面內容。
該文評論稱,本次訪問給出的鮮明信號是,中蒙兩國關系在經受諸多考驗后,已經迎來了某種質的轉折。將兩國關系提升到全面戰(zhàn)略伙伴程度說明,雙方有意摒除中蒙關系發(fā)展中的障礙,并開辟新的合作方向。
“俄羅斯之聲”電臺還對習近平為蒙古國媒體撰寫的題為《策馬奔向中蒙關系更好的明天》一文進行了關注。該報道援引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所朝鮮、蒙古部負責人亞歷山大·沃龍佐夫的分析稱,中國在最近一年中,對“邊陲外交”、也就是對鄰國給予更多的關注。習主席訪問蒙古國說明,中國領導層有意與烏蘭巴托在各個領域構建更為穩(wěn)定和建設性的關系。
路透社文章認為,習近平此訪旨在進一步加深中蒙兩國的經濟關系。報道稱,蒙古國政府似乎樂見中國進一步參與蒙古國采礦業(yè)和基礎設施行業(yè),這是蒙古國長期發(fā)展計劃的兩大支柱產業(yè)。
法新社也對中蒙經貿合作進行重點關注,并援引中國官媒報道稱“北京歡迎蒙古國搭乘中國發(fā)展的列車”。文章稱,時隔10多年,中國國家主席到訪蒙古國,貿易固然是其最重要的訪問內容。一方面,中國的經濟發(fā)展需要蒙古國的能源,另一方面,對于蒙古國而言,中國則是其煤炭與銅出口的最大市場。
關于習近平此次出訪的契機,英國廣播公司援引蒙古國英文報紙《烏蘭巴托郵報》高級編輯哈什·額爾德尼的話稱,這次訪問的重頭戲仍是經濟,此訪對蒙古的經濟和貿易至關重要。中國連續(xù)多年是蒙古國最大貿易伙伴和投資來源國,盡管中國需要蒙古的煤等資源,但相對來說,“蒙古更需要中國”。哈什·額爾德尼還表示,經濟并非訪問的全部,到訪當天,中蒙簽署聯合宣言,宣布將兩國關系提升為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
“美國之音”援引專家分析稱,習近平此行是中國拓展周邊外交努力的一部分。文章稱,習近平的訪問不僅有助于提升兩國的經貿聯系,還有助于中國加強與北方近鄰的聯系,也有地緣戰(zhàn)略上的考量。報道稱,正如中國外交部所言,這體現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中蒙關系,將發(fā)展對蒙關系作為中國周邊外交政策的優(yōu)先方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