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 王志高
廢棄工廠、停診醫(yī)院、爛尾樓盤……據(jù)10月19日上觀新聞報道,近年來,一股深入都市廢棄建筑的“探廢”風潮在社交媒體上悄然流行,一些被城市遺忘的角落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打卡圣地”。而當記者親身潛入一處廢棄工廠,卻在翻墻后摔進泥潭。
斑駁的墻壁、銹蝕的機器、空曠的車間……社交媒體上被精心裁剪調色的廢墟照片,在濾鏡下被賦予了頹廢的“詩意”。然而這種“詩意”卻刻意隱去了泥濘的道路、潛伏的蛇蟲、刺鼻的霉味和搖搖欲墜的結構。這不是什么美學探索,而是一場被社交媒體所驅動的冒險表演。
令人擔憂的是,私域社群和專門平臺的興起,讓這種冒險正從個人行為演變?yōu)橛薪M織的集體行動。當破壞門鎖、躲避保安被當作經(jīng)驗分享,當法律風險被法不責眾的心理淡化,探險正在變質為對規(guī)則和安全的集體漠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