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I各種接縫用紅線縫紉,方向盤后換擋撥片。座椅的包裹性要比普通版好。
GTI中控臺內(nèi)飾與標準大體相同,只是多了些紅線和鍍鉻件。
一直覺得,買車不外乎兩種,一是買輛便宜代步小車,二是直接一步到位買輛大車。代步小車以A0級小車為主,往上不能超過A級車;大車不是指尺寸有多大,是指有一定級別,至少B級,往上可到C級。對于年輕人而言,尤其剛工作沒多久,仍處于奮斗中的“北漂”、“廣漂”、“上漂”,買輛A0級小車最為合適。買時便宜,用時便宜,需要切換城市,賣掉也不會虧太多。
盡管有些人對大眾審美疲勞,但Polo是一眾A0級小車中繞不開的選擇,上海大眾在今年推出該車的年式新款,也就是2014款。改進幅度不大,主要集中在外觀內(nèi)飾的小細節(jié),以及配置提升上。
做工依舊扎實可信
在中國,如果隨隨便便造輛小車,然后就坐在那里等著收錢,那絕對不可能,以前不能,現(xiàn)在不能,將來也不能。有且只有造出精品小車,才有那么一點機會。毫無疑問,Polo是一款不走平凡路的精品小車。
Polo“精品”首先來自于它的工藝和用料。記得2002年Polo首次進入中國時,中國消費者很不適應,這車上面有著許許多多不熟悉、聽起來卻高科技的技術。因為不理解,所以不敢買。這讓當時的上海大眾很是無奈,媒體為記錄這種現(xiàn)象,特地發(fā)明一個新詞——技術過剩。
2002年時的技術過剩,放到今天,是剛剛好,消費者非但不介意,還會引以為榮。據(jù)說,上海大眾為縮減成本,縮減一部分工藝,譬如縮短激光焊接的長度。據(jù)說而已,是否屬實,要靠自己判斷,判斷最佳方法是實車體驗一番。記不清,這是筆者第幾次試駕Polo,感覺是Polo做工一直沒有變化:扎實、可信,在國內(nèi)小車中,絕對是第一流水準。如果有時間有機會,可以將市面上幾款主流小車輪番體驗一下,試完后你會發(fā)現(xiàn),Polo或不是最新哪款,也非性價比最高一款,但肯定是科技感和檔次感較高的一輛。當然,不可避諱,大眾如日中天的品牌形象是其檔次感堅強的后盾。
售價比12年前低許多
Polo“精品”還來自于操控,這是一款開起來便覺得年輕的運動小車。Polo沒有一味做大,盡管做大能吸引更多的目光。其實,上海大眾有足夠的研發(fā)能力將Polo做大,并得到德國總部的認可。上海大眾沒有,也幸虧沒有。一旦做大,估計操控也就毀掉了。
Polo操控在于準確,車身動態(tài)能第一時間反映駕駛意圖,直道與彎路都是如此。Polo有1.4L、1.6L和1.4T三種發(fā)動機,有五擋手動、六擋手自一體以及七擋雙離合變速器可選,這在同級車中,都不多見。1.4L發(fā)動機輸出略顯不足,尤其車內(nèi)坐滿四個成年人時,1.6L較為合適,手動與自動之間,推薦手動,手動變速器更方便向發(fā)動機要動力。
最后,Polo“精品”來自于科技配置。2014款Polo有定速巡航,有ESP,有電子油門,有電子助力轉(zhuǎn)向,有智能行車電腦,有電動可折疊可加熱外后視鏡,有雨量感應靜音無骨雨刮,有大燈感光自動開啟及離回家功能。這些不是標配,也做不到標配,別說大眾,換成其他品牌都不成。2002年,Polo剛上市時,1.6L起售價是13.55萬元;12年過去,現(xiàn)在Polo的1.6L起售價只有9.99萬元。價格降低,“精品”的初衷始終不便。為保住“精品”這個頭銜,現(xiàn)在Polo的配置比12年高出許多。
除標準版,還有Cross和GTI版
Polo是同級車唯一一款提供三個版本的車型,三版本具體是:標準版、Cross和GTI,試駕是GTI版本。與標準版相比,Polo GTI前格柵有上下兩條經(jīng)典的紅色飾條,前燈腔熏黑,車身周圍有運動型大包圍,車身下方有醒目的16吋戰(zhàn)斧輪轂和紅色剎車卡鉗,車尾有運動型鍍鉻雙排氣尾管。內(nèi)飾為黑色,配有格紋裝飾和GTI字樣的運動座椅;真皮包裹的運動型方向盤以紅色明線縫制,并帶有鍍鉻處理。細致的鍍鉻裝飾也出現(xiàn)在中控臺,換擋手柄、手剎柄控制按鈕等處,與全黑色內(nèi)飾相得益彰。
在過去幾年,Polo是為數(shù)不多的A0級小車,除了它,便似乎只有嘉年華?,F(xiàn)在不是,致炫、新飛度相繼上市。沒有受到影響那是假話,致炫和新飛度都是全新?lián)Q代的車型,售價也都比Polo要低。但是Polo依舊給人不錯的信賴感,這種信賴感與品牌無關,更多來自于本就強大的產(chǎn)品力?;ǘ帱c錢,買輛放心的車,怎么說都不是錯。(文/圖 周偉力)
愉悅指數(shù)
2014款Polo“愉悅指數(shù)”
(滿分10分)
總分:8.0
視覺:1.7分(滿分2分)
感覺:2.5分(滿分3分)
聽覺:1.4分(滿分2分)
觸覺:1.7分(滿分2分)
嗅覺:0.7分(滿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