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2月29日電 (記者 李佳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衛(wèi)星廳工程29日打下第一根樁基—未來世界最大單體衛(wèi)星廳將坐落于此,標志著上海航空樞紐建設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浦東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目前,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已有兩座航站樓、四條跑道和三個貨運區(qū),仍無法滿足每年快速增長的旅客吞吐量的需要。2008年投入使用的二期工程設計目標為年旅客吞吐量4200萬人次,而今年浦東機場旅客吞吐量就將達6000萬人次,已超設計容量,飛行區(qū)、航站區(qū)都處于高位運行狀態(tài)。
浦東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主體,由兩座相連的衛(wèi)星廳組成,形成工字型的整體構型,年處理旅客設計能力為3800萬人次,2019年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將達8000萬人次,工程總投資約206億元人民幣。
據(jù)介紹,衛(wèi)星廳總建筑面積為62.2萬平方米,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衛(wèi)星廳,其規(guī)模比浦東機場T2航站樓(48.55萬平方米)還大近14萬平方米,設有83座各類登橋機固定端,能夠提供86到125個各型機位,并考慮了未來的適當預留。
據(jù)悉,浦東機場衛(wèi)星廳還將利用上海地鐵建設、運行維護的成熟技術,在國際上首次采用鋼輪鋼軌制式的地鐵車輛作為捷運系統(tǒng)。衛(wèi)星廳與航站樓之間將建設兩套捷運系統(tǒng),采用軌道交通模式,列車設4節(jié)編組,單程運行時間只需2分半鐘。而縱觀歐美大型機場的捷運系統(tǒng),基本采用膠輪制式,浦東機場的這一創(chuàng)新將打破國際捷運市場上的技術封閉和壟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