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而家庭暴力踐踏人的基本權利,影響社會安定和諧。家暴不是個人隱私,不是家庭私事,而是社會公害,反對家庭暴力,國家責無旁貸。為體現國家對防治家庭暴力的重視,近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對國家、社會各方力量在反家暴方面的責任進行了規(guī)定,表明了國家對家庭暴力的“零容忍”態(tài)度。
征求意見稿第三條明確了反家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第四條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反家庭暴力工作,給予經費保障,并明確了各級政府的婦女兒童工作機構為反家暴的牽頭部門。此外,征求意見稿在家暴的預防和處置兩章用了很大的篇幅規(guī)定了各個部門的具體責任。
“此次征求意見稿的有關規(guī)定,既有對國外立法經驗的借鑒,也有對我國各地預防和制止家暴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提升,無疑是令人驚喜的?!北本┰幢娦詣e發(fā)展中心主任李瑩今天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征求意見稿中有一些堪稱亮點的規(guī)定,如,將反家暴內容納入警察、法院、檢察院、婦聯(lián)、民政等反家暴核心部門的業(yè)務培訓和統(tǒng)計;設立法定人群遭受家暴時相關機構的強制報告制度;明確規(guī)定縣級或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應建立庇護所;設立了警察處置家暴的告誡制度等。
多地創(chuàng)造多種模式效果顯著
據了解,多機構合作干預家暴源于域外的經驗。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相繼開展政府主導下的警察、醫(yī)療機構、社區(qū)服務機構等多機構協(xié)同干預家庭暴力,為受害婦女和兒童提供及時有效救助的試點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
2000年以來,這一干預模式為我國一些地方政府和民間組織干預家庭暴力時所采用。目前,在我國29個省市區(qū)的反家庭暴力地方性法規(guī)和政策中,這一工作機制獲得普遍肯定,并創(chuàng)造出多種模式,進行了很多很好的實踐探索。如,湖南省長沙市積極開展了多機構合作試點,還在瀏陽市試行了家庭暴力高危案件多部門聯(lián)席會議制度,并將其作為多機構聯(lián)動的載體,通過聯(lián)席會議以及信息交流平臺,公安、法院、檢察院、婦聯(lián)、民政、司法、醫(yī)療、教育進行了有效的協(xié)同干預,產生了很好的效果。而在2008年全國婦聯(lián)、公安部等七部委共同頒布的《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若干意見》以及國家兩次發(fā)布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中都強調了各部門要加強協(xié)作、配合,建立處理家庭暴力案件的協(xié)調聯(lián)動和家庭暴力的預防、干預、救助等長效機制。
政府責任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2005年,修改后的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一次明確反對家庭暴力是國家責任?!皬姆醇冶┑默F實要求來講,未來的反家暴法在政府責任方面的規(guī)定還是有提升空間的?!崩瞵撝赋?,反家暴確實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但首先應該是政府的責任,只有公權力的介入和干預,才能有效預防和制止家暴的發(fā)生,因此希望未來的反家暴法能將反家暴是政府責任作為立法原則確立下來。
李瑩建議,應明確規(guī)定多機構合作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她說:“反家暴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不是某一個部門能獨立完成的,一個家暴案件,往往涉及報警、求助、就醫(yī)、傷情鑒定、庇護、人身安全保護、法律援助等方面,需要多部門統(tǒng)籌、協(xié)調、合作,因此還需要建立相應多機構合作的工作機制?!?/p>
此外,李瑩認為,征求意見稿中雖然對各部門的具體職責進行了細化,使各部門各負其責得到了強化,但協(xié)同、合作機制沒有明確,因此建議增加多機構合作干預家庭暴力的內容,并且明確建立處理家庭暴力案件的協(xié)調聯(lián)動和家庭暴力的預防、干預、救助等一體化的長效機制。
應當建立專門的反家暴機構
征求意見稿第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機構,負責組織、協(xié)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我認為征求意見稿中規(guī)定縣級以上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機構為反家暴的組織、協(xié)調、指導、督促機構還不足以實現防治家庭暴力的目標,應建立專門的反家暴機構,如反家庭暴力委員會。很多國家或地區(qū)都通過立法確定了專門的反家暴機構設置。”李瑩指出,家庭暴力受害人不止是婦女兒童,也有男士、老年人、殘障人士,而且家庭暴力問題也不只是婦女兒童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如果把牽頭機構放在各級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會強化家暴問題是婦女問題的定型觀念,甚至造成因為是婦女問題而被忽視或邊緣化,不利于對家暴受害人的全面保護。
“為落實政府為主導的多機構合作原則,家庭暴力防治法還需在組織機構上作進一步設計?!敝袊鐣茖W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薛寧蘭建議,可在縣級以上政府中設立專門委員會,在鄉(xiāng)鎮(zhèn)一級政府中設立專員。這是實現多機構合作的組織措施。專門委員會和專員是多機構合作的協(xié)調議事部門,可用專條明確專門委員會和專員的職責。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明俠分析指出,從我國現有條件出發(fā),如不能從國家到地方設立專門的反家暴機構,則一定要加強國婦工委(含各級婦工委)的執(zhí)法權限,加強力量,專職、專崗,以增強其指導、評估全國反家暴工作的可行性。
對社會組織作用要明確肯定
2008年由7家機構聯(lián)合開展的中國七地區(qū)“受暴婦女需求”調查表明,以婦女為主體的家庭暴力幸存者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而能夠滿足家庭暴力幸存者需求的組織和機構有:婦聯(lián)、派出所/110報警中心、村(居)委會、鄉(xiāng)鎮(zhèn)政府、法院、對方工作單位、庇護所/救助站、熱線電話、社區(qū)家庭暴力投訴點/救助站、心理咨詢中心、傷情鑒定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
薛寧蘭指出,家庭暴力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對家庭暴力的干預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眾多機構和組織針對家庭暴力的復雜性,在各自的權限范圍內予以干預。而轉變公眾、輿論、各機構對家庭暴力的傳統(tǒng)認識,給予家庭暴力幸存者有效而充分的社會救助,對加害人采取必要的矯治和處罰等,除了要以政府為主導,公、檢、法、司等國家機關各司其職之外,社會組織的廣泛參與也十分重要,社會組織起到的積極作用也應肯定和明確。
“征求意見稿只提到了鼓勵社會組織和公民開展公益性反家暴宣傳活動。事實上,社會組織的作用不止于此,在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中,社會組織在社工、心理、法律服務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是對政府機構、社會團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等反家暴力量的重要補充,應將社會組織納入其中?!崩瞵撜f?!醣緢笥浾咧鞂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