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月龍攝
"> 2024舌尖上的絲綢之路美食節(jié)吸引了來自中亞、中東地區(qū)的眾多嘉賓。
鄧月龍攝
奇臺縣九安汽車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供圖
"> 九安汽車城代表到哈薩克斯坦商務考察。
奇臺縣九安汽車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供圖
徐 梅攝
"> 奇臺縣吉布庫鎮(zhèn)西槽子村村民將土豆裝車發(fā)往吉爾吉斯斯坦。
徐 梅攝
奇臺縣半截溝鎮(zhèn)腰站子村供圖
"> 腰站子小麥博物館迎來眾多參觀者。
奇臺縣半截溝鎮(zhèn)腰站子村供圖
奇臺縣半截溝鎮(zhèn)腰站子村供圖
"> 腰站子村小麥,是以石磨面粉制作優(yōu)質新疆馕的好原料。
奇臺縣半截溝鎮(zhèn)腰站子村供圖
審圖號為新S(2025)040號
"> 圖片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自然資源廳
審圖號為新S(2025)040號
王勇敢攝
"> 江布拉克景區(qū)。
王勇敢攝
歷史上,天山北麓的奇臺縣,駝鈴聲聲,商隊絡繹。
這座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小城,曾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樞紐和重要商埠,有“金奇臺”“旱碼頭”美譽。清末民初,“千峰駱駝走奇臺,百輛大車進古城”的盛景,讓這座邊陲小城與烏魯木齊、伊犁、哈密并稱新疆四大“商業(yè)都會”。
近日,記者探訪這座千年古城,只見現代化的新疆天山東部物流園內貨柜林立,九安汽車城的跨境貿易一派火熱,江布拉克景區(qū)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境外游客……昔日駝鈴悠揚的“旱碼頭”,正在續(xù)寫與中亞、俄羅斯等地區(qū)和國家的“商貿傳奇”。
“綠色通道”——
架起與周邊國家合作橋梁
奇臺與中亞國家的商貿淵源可追溯千年。
透過奇臺縣城東北角的“唐朝墩”古城遺址的夯土殘垣,仍能想象唐代軍事與商貿復合城池的輪廓。自2018年起,中國人民大學與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開展系統(tǒng)性考古發(fā)掘,清理出唐代院落、佛寺、景教寺院、羅馬風格浴場等遺跡,出土大量多元文化文物,證實其為唐代庭州蒲類縣縣治,是絲綢之路新北道東端的軍政樞紐和商貿中心。
奇臺縣文物局干部張帆介紹,這些考古出土的大量文物,充分印證了這座絲路“旱碼頭”作為連接東西商貿的樞紐地位。
“舊時商隊集結于‘駱駝巷’,上百峰掛鈴駱駝清晨啟程時,銅鈴聲響徹街巷。”奇臺本土作家王晨深耕絲路民俗研究,他這樣描述祖輩記憶里的商貿盛景。“鈴鐺一響,黃金萬兩”的繁華印記,早已浸潤為奇臺人的商貿基因。
“奇臺”的名稱,據說源于建縣時,40里鑿井無水。歷史上東漢將領耿恭駐守今縣境內建于懸崖之上、扼守天山南北通道的疏勒城時,遭匈奴圍困、截斷水源,官兵挖井15丈深而無水,只能“笮馬糞汁而飲之”。情急之下,耿恭向枯井跪拜祈水,并與士兵一起接力挖掘,終得泉水噴涌,后世遂有中國象棋經典殘局“耿恭拜井”,通過棋局設計展現絕境突圍的智慧。今日天山北麓的奇臺縣,依托多樣灌溉體系和現代農業(yè)技術,已成為新疆農業(yè)大縣,農產品更遠銷境外。
記者走進吉布庫鎮(zhèn)西槽子村,空氣里彌漫著土豆苗的清香?!敖衲?月,我們把村里170噸土豆賣到了吉爾吉斯斯坦。”村黨總支書記董為新自豪地介紹,西槽子村海拔1300多米,年均長達140天的無霜期搭配充足日照,孕育出淀粉含量高、口感綿密的優(yōu)質土豆。借助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一顆顆沾著奇臺泥土的土豆,擺上了中亞國家民眾的餐桌。
近年來,新疆加速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qū)建設。奇臺縣建成了新疆天山東部物流園,為當地農產品出口打通了一條高效的“綠色通道”。流淌在血脈中的商貿基因,在新時代的浪潮中被重新喚醒。不只是土豆,奇臺的面粉、番茄制品、紅花籽油等特色農產品,正搭載著疾馳的中歐班列與便捷的公路貨運網絡,源源不斷運往中亞、俄羅斯等地,架起當地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橋梁。
“數字駝商”——
沿著跨境通道雙向“奔赴”
曾在北京留學的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商人薩肯,熟練地刷著微信朋友圈。一條關于奇臺九安汽車城新到車型的圖文吸引了他,他立刻轉發(fā)到家鄉(xiāng)的客戶群。這條信息分享,最終促成了30輛車的訂單。
得益于中哈之間便利的免簽政策,薩肯每月都往返奇臺采購汽車用品。同九安汽車城合作3年來,他已經在哈薩克斯坦銷售了1000多輛汽車,“中國市場更新快,產品豐富,我得親自來挑?!彼_肯笑著說。
九安汽車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自2022年6月獲批全國二手車出口試點企業(yè)以來,與中亞國家商貿往來更加密切:在哈薩克斯坦注冊了海外總部,向烏茲別克斯坦合作商提供新能源產品與服務,加速拓展在塔吉克斯坦等國的新業(yè)務。在九安汽車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潘悅看來,像薩肯這樣精通雙語、熟悉兩國市場的商人,了解雙方需求,信息又靈通,在奇臺與中亞國家貿易中發(fā)揮越來越多的作用。
在汽車城展廳內的“試駕登記本”上,寫滿了到訪的中亞客商的簽名。潘悅說:“微信上的一條動態(tài),就可能牽線一筆跨境生意。我們30%的客戶都有在中國留學或生活的經歷?!?/p>
站在汽車城觀景臺,潘悅眺望著遠處的G7京新高速公路。千年前,駝隊從奇臺出發(fā),耗時數月將絲綢運往中亞;如今,每周都有滿載中國品牌車的大貨車開往哈薩克斯坦?!爱數乜蛻艉芟矚g我們的汽車?!迸藧傊钢锪鲄^(qū)即將裝車的平板卡車介紹,“這批汽車周四裝車,下周初即可抵達哈方口岸?!?/p>
深入合作,有賴于技術與人才的持續(xù)交流。九安汽車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與哈薩克斯坦汽修廠共建“流動課堂”,來自烏魯木齊的汽修師傅每月駐點培訓當地學徒。這種手把手教學模式也延伸到了售后服務。九安汽車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在阿拉木圖、阿斯塔納設有3家維修網點,組成“混合團隊”——國內技師與本地員工并肩工作?!拔覀儾捎谩畮煾祹W徒’模式,中方技師每月輪換,確保20名本地員工能掌握核心維修技術?!迸藧傉f,面對面的協(xié)作不僅提升了效率,也加深了兩國員工的相互理解。
九安汽車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與新疆工程學院合作共建的汽車產業(yè)學院自2023年9月首批招生以來,規(guī)模迅速擴大,2025年初在校生已達1200余人。這里培養(yǎng)的,正是未來能連接兩國市場、精通技術與溝通的專業(yè)人才。
從薩肯朋友圈里促成的跨境訂單,到中哈技師在維修車間的默契協(xié)作,再到汽車學院里躍動的青春面龐……這些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留學生、僑胞與專業(yè)人才,恰似新時代的“駝商”,在雙向奔赴的真誠合作中澆灌出友誼之花,讓絲路精神在共建共享中煥發(fā)新生機。
“江布拉克”——
織就中外人文交流生動畫卷
當天山山脈蜿蜒至奇臺縣半截溝鎮(zhèn)時,一幅瑰麗畫卷在天地間鋪展:層層疊疊的麥田與草坡如綠綢般起伏綿延。這片集天山山地垂直自然景觀、千年旱田人文底蘊與古絲路歷史遺韻于一體的秘境,正是有“西部仙境”之稱的江布拉克景區(qū)。
江布拉克在哈薩克語中意為“圣水之源”。這里雪山融水充沛,“麥子會爬山”的農耕技藝傳承千年,形成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獨特景觀。
夏季的江布拉克,木棧道旁的“拾光小院”民宿迎來送往、房車營地笑語陣陣。土炕上,藍白相間的哈薩克族花氈特色鮮明,民宿負責人杜建剛往銅壺里添著茯茶。熱氣氤氳中,幾位哈薩克斯坦游客翻看著手機里的照片。“去年有對烏茲別克斯坦夫婦,住了3天,買走3套花氈?!倍沤▌傂χf。江布拉克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越來越多中亞游客到訪。
作為景區(qū)較早接待外賓的民宿,“拾光小院”的7間土炕房、11座木屋常年緊俏。餐桌上,“絲路拼盤”最受歡迎。新疆的馕、哈薩克斯坦的馬腸、烏茲別克斯坦的烤包子拼在一起?!斑@馕,是用我們腰站子村的石磨面粉做的,麥香特別足?!倍沤▌傉f。在江布拉克的有機麥田,游客們在這里體驗收割、打麥,感受絲路沿襲千年的農耕脈搏。而制作這份“絲路拼盤”中新疆馕的面粉,正源自奇臺縣腰站子村——那里保留著傳統(tǒng)的石磨工藝。
腰站子村村委會主任高龍的手機里,珍藏著一張?zhí)貏e的合影:照片上,他與一位哈薩克斯坦農業(yè)專家并肩站在金黃的麥田里,兩人手中各自捧著飽滿的家鄉(xiāng)小麥穗頭。2024年,高龍隨團赴哈薩克斯坦考察,曾與國外同行深入探討小麥種植技藝,找到了雙方的共鳴點。回村后,他和同事們進一步擴建小麥博物館。江布拉克的農耕體驗和腰站子村陳列著石磨、木耬等老農具的小麥博物館,成為吸引中亞游客的打卡地。
千年“旱碼頭”奇臺在新時代連通周邊,正煥發(fā)互利共贏的蓬勃生機。
■鏈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
昌吉回族自治州取“昌盛吉祥”之意,成立于1954年,是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全州面積7.35萬平方公里,轄5縣、2市和3個國家級園區(qū),其中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奇臺縣與蒙古國接壤。北疆鐵路、烏準鐵路、烏奎高速、京新高速貫穿昌吉全境,是連接國內與中亞、歐洲市場的重要通道。
近年來,昌吉州依托獨特的區(qū)位優(yōu)勢,積極拓展國際交流合作。圍繞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qū)商貿物流中心項目,著力打造物流樞紐和面向中亞的物流集散基地,重點建設了新疆(昌吉)亞歐國際物流園。該州還通過舉辦產業(yè)推介會等方式,不斷拓展與中亞國家在建材、化工、食品加工、農業(yè)等領域合作。今年1—3月,昌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47.6%。位于昌吉州的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西部農業(yè)研究中心,與中亞五國及俄羅斯、巴基斯坦、蒙古國等國家也建立起多層次的農業(yè)科技合作體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1日 14 版)